本篇文章2988字,读完约7分钟
“衰老”是狼来了吗?
“我已经65岁了,但我仍然每天早上跑两三百米去赶公共汽车。当世界想到老龄化,它会认为老年人需要照顾他们。你能想到吗?这位82岁的老人还在骑自行车和玩蹦极

云南省卫生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张开宁表示,老龄化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不再充满活力。关键是要提前做出反应。全社会对养老和康复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大,政府应尽快制定应对计划并付诸实施。

在我国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医疗水平?新加坡和云南省联合开展的“播种”培训可能为此提供一些想法。
5月18日,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云南省卫生与发展研究协会签署了一项协议。未来三年,SIF将为昆明、临沧、昭通和普洱的120名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云南老年人和老龄人口的医疗服务质量。

“我们在亚洲各地区开展了许多专业医疗培训。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的一些合作项目基本上都在进行中。这是中国第一次做这样的医疗项目。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主任钟建伦表示,这是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在中国发起的第一个自愿合作项目。希望通过这次合作,促进中新两国医务人员的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根据协议,在为期三年的合作期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和圣路加医院的15名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将在云南省许多地方为他们的同行进行几轮培训,以提高中国医务人员的技能。该培训计划侧重于老龄化人口医疗服务的两个重要方面:康复医学和慢性病管理。与此同时,将组织涵盖云南省的特别研讨会和考察旅行,以促进两国之间的知识和资源交流。

需求量大,但医疗资源少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延长,随之而来的是老龄化问题。
“新加坡和中国都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加坡,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为10.5%,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8.7%。我们最近看到了一些数据。目前,中国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为8.87%。到2025年,中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20%,65岁以上人口比例也将达到10%。”钟建伦说道。

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增加直接导致老年人医疗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在康复和慢性病方面。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肖月说,近年来,中国的康复需求迅速增加,有8300万残疾人、2.7亿慢性病患者和1亿慢性疼痛患者。
相对而言,我国康复资源总量不足,设立康复科的综合医院不足4000家,占综合医院的1/4;大约有400家国家康复专科医院;综合医院52,000张床位(1.18%),76%;40,000名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医院89%,康复医院11%)。

“在4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治疗师、治疗师和护士的比例约为1: 1: 1,这可能与新加坡有很大不同。不仅总数不足,而且技术水平和质量也很低。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越来越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康复专科医院的护士职称和学历结构甚至低于综合医院。这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肖月说。

为什么是云南?
作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培训项目,它为什么会在云南落地?
钟建伦告诉《中国商报》,选择云南的原因是云南也存在老龄化问题和巨大的医疗需求。此外,一些新加坡医务人员曾在当地工作,对云南的老年医疗状况有所了解。这个项目将是一个试点项目,他们将来还会考虑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开展这样的活动。

云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昆明60岁以上人口比例从2012年的15.48%上升到2013年的16.81%。
在肖月看来,云南在新加坡赢得这个培训项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由于国家公共财政的资金显然没有大规模地投资于康复和老年医学,因此有必要拥有这种社会资本或一些慈善机构或其他海外主体。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医药管理司司长周红梅也表示,云南省整体医疗资源仍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全省分布不均衡。但是,在康复医学方面,经过一些学术带头人的努力,云南省与其他省份的差距相对较小。我希望通过财政或其他方面的支持,云南省的康复医学学科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分析培训需求,评估培训效果,本次培训项目引入了第三方监测评估机构云南省卫生与发展研究院,由该研究院秘书长张开宁负责持续监测评估项目效果。

据张开宁介绍,在项目正式启动前,他已经找了8家研究机构调查待培训人员的培训需求,并进行了数据分析,以配合具体培训科目的调整。
“这项调查也反映了学员的心声。我希望新加坡的志愿者们考虑一下,他们是否可以把这些想法加入到未来的培训中去。”张凯宁说道。
培训“培训师”
在中国培训120名骨干教师是该培训项目预期的主要成果之一。这些骨干医学教师来自昆明周边的临沧、昭通和普洱三级医院,包括医生、护士、理疗师和职业治疗师。

在双方看来,这个培训项目不仅仅是“教人钓鱼”,而是更类似于“教人钓鱼”。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sif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吴立言表示,该项目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一套医疗技术培训课程,以加强上述120名骨干医务人员的教学技能。这些骨干教师将在未来培训更多的本地医生,从而提高云南省老龄人口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它的亮点在于学员。对他们的要求是,回去后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培训下面的人,包括基层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的医院和基层医生,培养一批康复助理人力资源,让他们实现康复的梦想。然而,要实现这个梦想,还有很多步骤。首先要有骨干教师,不仅要有业务培训,还要有教学方法的示范和传播。”吴立言说道。

在18日的项目启动会上,云南当地的医疗专业人员拿到了一本厚厚的项目介绍手册,其中包含了新加坡志愿者团队提供的大量相关资料,包括老年人口医疗服务的两个重要方面:康复医学和慢性病管理。然而,这与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有关,这些培训材料中使用的语言大多是英语。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常务副主任敖李娟也表示,这一培训项目特别受当地医务人员的欢迎,申请人也特别热情。起初,该计划设定了80人,然后调整为100人,最后增加到120多人。这100多名经过培训的人员是“幸运”的,我希望他们经过三年的培训,能够成为这个学科的领军人物,带领他们的团队做得越来越好。

“我们希望的是‘训练教练’。这些骨干教师今后将回本地区、本单位培训其他人员,并承担这一任务,以提高培训项目的效率。”敖李娟说:
成本问题
但是,在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和云南的支持下,这120名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培训费用是可以支付的,但是“培训教师”的费用如何提高呢?
吴立言认为,当这些骨干教师想要开展自己的培训项目时,资金来源是一个关键问题。然而,不可能指望任何一方帮助这120名教师返回他们的单位资助他们的后续项目。最好的办法是与多方联手,其中可以是中国国内的资源,也可以是国外的一些资源,以及公益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

然而,除了成本之外,在中国培训似乎还需要满足另一个需求。一些当地医生说,他们过去去社区调查时会带一些礼物给受访者,否则他们可能不会被忽视。

“今天,老师说每个人都应该回去训练十个人。我在想,我们部门没有这十个人。我应该去哪个机构培训?我应该如何操作?”一位在云南参加培训的当地医生说,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他仍然想通过参加这次培训来提高自己。至少他需要能够教别人。教别人的方法将在后面讨论。
标题:新加坡的云南老年医疗试验:培训“培训师”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0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