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46字,读完约13分钟

在这场出人意料的牛市中,一些购买了核电概念股的投资者提前平仓,因为它们涨得太高了。然而,这些概念股通过其“不合理”的行为证明了这些投资者的做法是错误的。其中一些甚至在一年内翻了十次。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在这种上升趋势中似乎有某种“报复”。因为他们在2011年3月11日受到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打击,他们越来越低。

但现在,中国的核电(601985,分享它)再次迎来了一个新时代。5月7日,福建省福清核电厂吹响了汽笛,国家核电主管部门和福建省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核电企业的高层领导,正在庆祝核电厂5号机组的正式启动。这是今年新批准的第一个核电项目,这意味着中国的核电正式解冻。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自2014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广泛呼吁和重申恢复核电。国家能源局核能司司长刘宝华今年5月在第三届能源论坛上透露:“今年,中国正在争取新的批准,启动大约8个核电机组。”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中国商报》记者梳理了官方公开信息,发现如果刘宝华的声明能够实现,今年将是中国30年来核电项目数量最多的一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来,中国只有五个核电站投入建设。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四年后的春天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严格批准了新的核电项目,或暂停了早期启动的项目,并对运行中的核电厂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检查。一年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原则和政策。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以下简称《计划》),提出“适时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核电项目,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这为中国核电的重新启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目前,mainland China有23个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和27个在建的核电机组。在建机组规模居世界第一,总装机容量居世界第四。其中,这23台运行中的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14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2020年之前,中国将建造至少35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平均每年5至6台,每年新增投资约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核能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曾经说过。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今天,福岛事故发生三年后,核电行业开始意识到中国新核电发展的气息。”在中国核能工业协会2014年年会上,上海电气核电部总工程师苗德明(601727)说。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中国的核电设备制造商是福岛核事故的间接受害者。福岛核事故后,核电设备制造商的订单急剧下降,产能过剩。市场担心低价竞争。然而,低价竞争给成本控制和投资回报带来压力,并对技术开发和人才保留构成挑战。福岛核事故的打击如此之大,以至于中国核电设备制造商甚至正在“等待恢复正常”。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福岛核事故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当时,一家国内核电设备集团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事故,该公司的核电设备订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利润大幅下降。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从2006年到福岛核事故,中国核电市场如火如荼。当时,业界的共识是核电市场的发展规模是每年建造1000万至1200万千瓦的机组。以上海电气为例,该公司的核电主设备订单每年增加约200亿元。当时,中国的核电设备制造商“在核电市场上看到的东西太多了”,甚至“收到了软订单”。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预计它将在中国内地上市

现在,中国再次走上了核电建设的快车道,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将再次迎来“核电市场令人眼花缭乱”的春天。

国家能源局的刘宝华表示,中国已经在上海、四川和黑龙江建立了三个主要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东方电气(600875,共享)、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和中国钟毅(601106,共享)等领先的核电设备制造商表示,他们准备为中国的核电项目提供设备。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为了供应,我们现在都在加班."上述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的订单现在已经满了,最后我们还有饭要做。将来会有更多的订单,因为我国肯定会发展核电。”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核电企业加快了上市步伐。今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中国核工业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工业建设”)拟在官方网站“预披露”栏目中上市的申请材料。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计划此次筹资27亿元。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最新一批23项ipo审批,其中中国核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上市。中国核电计划筹资162.5亿元人民币,这是近年来的超大盘股。如果什么都不发生,中国核电将很快成为第一家在大陆上市的纯核电公司。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2014年,中国通用核电集团的子公司中广核电力(01816.hk)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纯核电上市公司。

记者从招股说明书中看到,这些核电企业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核电项目建设。其中,中国核电和中国广东核电运营着中国所有的核电厂,它们需要大量的资本流动来建造新的电站。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此外,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并后,ipo也将启动。今年早些时候,媒体援引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的话说,将尽快规划核电业务上市。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中国新一轮核电发展的到来,将是核电企业上市的最佳时机,而核电企业的上市也将使核电不再神秘。也就是说,核电企业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就需要向社会披露更加详细和透明的信息,以便公众能够对核电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此外,在过去10年中,包括核电企业在内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增长一直依赖于国有银行持续发放的低息贷款,但这些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他们需要开发新的资本来源。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烟雾催生了清洁核能

“为了控制雾霾,我们需要改变以燃煤为基础的中国能源结构。为此,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核电。”中国通用核电集团董事长于和今年3月告诉记者。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4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批准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核电等一系列重大能源项目不仅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一些接近这位官员的人在今年4月告诉记者。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100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80艘美国“福特”航空母舰的船体重量。

在2014年6月1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重点发展非煤炭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与此同时,他要求“在采用最高国际安全标准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立即开始在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新的核电项目。”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核电厂在中国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由于中国现有的核电站都建在东部沿海省份,一些内陆省份已经表示,他们需要建设核电站,为当地提供足够的电力。例如,近年来,湖南、湖北和江西提交了重启内陆核电项目的提案和建议。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曾写道,中国的核电一直以沿海地区建设为主,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客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发达”和“缺乏一次能源”不再是沿海地区的独特特征。在内陆省份建设核电站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特别是在一些发展迅速、一次能源短缺的省份。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以湖南为例,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王在2014年的一次能源论坛上表示,能源短缺将成为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据预测,2014年和2015年,湖南将在夏冬两季用电高峰期出现电力供应短缺。因此,核电将成为湖南省电力供应的主力军。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记者梳理了已发布的官方数据,发现计划发展内陆核电的省份是内陆的广东、四川、贵州、重庆、安徽、河南、河北、吉林和黑龙江。

产出与争议并存

事实上,核电站不仅给当地带来了能源,还带来了金钱。由于核电厂的巨额投资,核电厂的产出效益将几乎立即拉动当地经济。例如,在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福清核电厂是中央政府启动扩大内需4万亿元计划后登陆的超大型重点项目,也是当时登陆中国的第一个大型项目。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去年对媒体表示,福清核电厂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福清核电厂共有6台核电机组),年产值将达到170亿元,至少将带动当地国内生产总值近4000亿元,增加近3万人就业。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根据核电企业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一个拥有20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核电厂的建设资金高达250亿至400亿元,相当于包头市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

然而,核电是一种没有中间状态的能源,尤其是内陆核电。反对者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而支持者认为这与沿海核电没有什么不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一楠2014年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内陆核电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文章,将这场争论推向了舆论的高潮。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作为内陆核电项目,江西彭泽核电项目在2011年受到质疑。2011年底,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与江西省彭泽市隔江相望)的退休干部联名上书反对彭泽核电项目启动,质疑彭泽核电项目的人口数据、地质条件及周边工业建设。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中国缺乏水资源。因此,内陆核电厂需要建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以便于日常运行或紧急情况下的冷却。然而,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所以一些内陆核电站往往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为此,业内有人表示,如果核电站建在长江流域,一旦发生泄漏,后果难以估计。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核能是好的,但我不希望它建在我们现在的地方。”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位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好建在其他地方,离我们越远越好。”2013年,广东省江门市一个投资近400亿元的核燃料项目因当地疑虑而被拆除。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到目前为止,包括彭泽核电项目在内的内陆核电项目何时建成还不清楚。“当中国的内陆核电建成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公众舆论和政府决策。我希望内陆核电能在2016年启动,最迟在2018年开始建设。”5月21日,许在第11届中国国际核能大会上说。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国家核能部门的一位官员早些时候告诉记者,核电厂涉及整个国家的利益,安全是发射核电的第一要务。确保核电安全,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基础。“要在中国发展核电,我们必须使用最安全、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他说。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在6月的一次会议上说,总体上,中国在建核电机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运行中的核电机组保持了较好的安全性能。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事实证明,中国民用核电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化发电以来,从未发生过核泄漏或事故。

通过“一带一路”向海外升级

核电逐渐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出口的又一标志性产品。最重要的是,近两年来,国家元首在国事访问中多次宣传中国核电,推动国内核电企业与其他国家签署核电合作协议。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拉美之行中大力推广中国核电。当时习近平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举行会谈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将双方的核电合作提上了日程。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在2014年3月访问欧洲之际,习近平已经推动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在他的见证下,中国通用核电集团和法国电力公司在巴黎签署了合作协议。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2013年末,当李克强和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谈到合作领域时,第一点是大力推进中国的核电和其他基础设施。他说,如果建设高铁和核电,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将拥有最快的设备建设和最低的成本。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然而,在海外登陆的国内核电项目并不多。东方电气董事长王吉今年早些时候对媒体表示,“这与中国核电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一致。”

然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的核电巨头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5月6日,中国三大核电企业之一的CNNC表示,将借助“一带一路”推动核电走出去,从而带动国内核电设备的大规模生产和出口。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CNNC目前正在建立海外市场开发系统,以促进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南亚近20个国家(如英国、阿根廷和埃及)的核电项目合作。

中国核电企业已经与上述一些国家达成了双边协议。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核电企业能够获得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它们肯定会为中国未来的核电技术出口奠定基础,从而使中国成为这一关键战略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在国际上,核能市场已经成为许多主要能源国家的蓝海。世界核电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30年,世界上将有160个新的核电机组,新投资将达到1600亿美元。中国“想分享国际核电市场的大蛋糕”。

“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在使用核电,其中21个国家的核电比例超过了本国能源结构的10%。此外,一些没有核电的国家正在积极寻求发展核电。

"未来国际市场的份额也必须与当前国内表现挂钩."王吉说。不过,王吉也表示,由于“核”的特殊性,走出核电设备不仅涉及技术和经济问题,还涉及安全和政治问题,比出口常规电站设备更加复杂。

标题:“一带一路”时代中国核电再启:核企纷纷感叹终于有米下锅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