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4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币业务在香港正式落地已经十多年了。目前,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其人民币跨境业务优势一时无与伦比。然而,随着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在全球的发展、内地四大自由贸易区的携手并进以及国内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加快,香港市场正进入深度发展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如此,恒生银行人民币业务发展部部长严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信心十足地表示:“新加波、伦敦等地区虽然逐渐成为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但也给香港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但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人民币资本投资者配额等开创性政策的实施,为香港在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主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香港离岸市场走向成熟阶段,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离岸人民币市场“新成员”的竞争和对香港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完善的更高要求。

目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都在争夺离岸人民币交易业务。作为第二大离岸人民币中心,新加坡在过去两年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新加坡人民币贸易融资(中国香港以外)已占总额的60%;伦敦作为一个成熟的全球金融中心,也成为欧洲最大的人民币交易中心。随着人民币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离岸中心遍地开花已经成为现实。

“离岸中心之间肯定存在竞争。不过,香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与内地文化相近,处于同一时区,以及香港对内地法规的密切关注。”严告诉记者。他还强调,“在政策方面,中央政府对香港“先试先”的支持也使我们相信,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独特地位在未来仍将存在。”

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方面,严认为,香港市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人民币业务供应中心的角色,在融资、资产管理和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理想的发展。

在融资方面,香港的业务已经从过去简单的商业贷款发展到近年来实施的跨境贷款试点,如上海自贸区和钱海地区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不仅可以降低资本成本,还可以通过外汇市场的交易差价为空创造利润空间。

在投资方面,近两年来,香港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或银行同业市场和银行市场的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包括债券、股票、基金或其他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均可找到。

“近年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10年人民币国际化方向的变化,从个人业务转向企业业务。最近,焦点开始从经常账户转移到资本账户。无论是市场预期的沪港通、深港通,还是最近宣布的香港基金在内地的互认,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此外,关于衍生产品的发展,严表示,“五年前,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商经常遇到人民币外汇或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较少的问题,但随着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许多新的套期保值工具相继出现。举例来说,在香港银行同业市场,有很多与利率挂钩的产品,例如一些利率掉期和货币掉期,令银行客户或企业在操作市场风险时,有不同的对冲和衍生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可以利用其建设“一带一路”的成熟经验,争取与沿线国家在贸易结算和资本输出方面进行更多合作。
「香港拥有庞大的资金储备。如果“一带一路”国家想将人民币基金融入海外市场,他们肯定会更喜欢香港。与此同时,香港作为东南亚的贸易或转口港,在航运和物流方面亦会扮演新的角色。」颜对说道。

从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看到近五年来香港离岸市场的快速发展。2010年,香港办理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为3692亿元,占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的73%;目前,每月通过香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已达4000亿至6000亿元,占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60% ~ 70%。

此外,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突破万亿元大关,约占香港存款总额的12%,成为香港银行体系中第三大存款货币,仅次于港元和美元。
标题:离岸人民币市场竞争加剧 香港仍将扮演领先角色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1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