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8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投资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地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量日益增加,模式不断创新。
保险基金作为基础设施领域最重要的投资者之一,近年来积极参与地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模式主要是“基础设施债务投资计划”。不过,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从监管部门允许保险基金投资于非上市企业以来,一些保险公司开始以创新的股权投资基金模式参与地方基础设施项目。

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其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对地方基础设施项目的累计投资已达近300亿元,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出资模式主要是保险资金和地方政府代表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有限合伙企业,保险资金作为优先有限合伙人,地方代表企业作为次等有限合伙人,并约定出资比例,进一步加厚保险资金。安全垫。”

“这是一种公私合作(ppp)模式,是新经济常态下保险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创新。”上面提到的人是这样解释的。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保险资金应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给地方投融资领域带来的政策红利,围绕国民经济新常态和地方债务治理新路径,制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策略,挖掘投资机会。

至于未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具体机遇,根据许多保险公司投资部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们可以作为投资者或管理者积极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基金的投资,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保障。例如,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的一位人士表示,例如,积极参与与棚户区改造相关的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可以得到重点城市更新改造资金的支持。

二是积极参与地方ppp项目融资,收入稳定可靠。据保险投资界人士介绍,作为ppp项目的出资人,保险基金有着很高的担保机制,有着明确的方式来实现其投资收益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因此,未来的保险基金有可能适应地方政府投融资市场改革的新机遇,加大对优质ppp项目的投资和金融支持力度。”

第三,适度参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重组。根据许多保险投资界人士的建议,“保险公司可以在清理股票债务的过程中,利用当地融资平台的合作,探索高质量的投资项目,也可以参与基础资产和管理能力较好的融资平台的股权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在“为第二代付费”监管体制的背景下,未来保险资金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配置力度将会增强。这主要是因为“为第二代买单”的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和基础设施债务计划设定的风险因素较低。因此,从收益和节约资本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将是保险公司未来配置的重要选择。
标题:捕捉政策红利新机遇 险资多模式参与地方基建投资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