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9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资产管理领域的主力军,信托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成金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主任李贤明表示,当前信托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即经济周期疲软、市场竞争激烈、资产管理需求旺盛。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3.98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14.69%;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54.95亿元,利润总额642.30亿元。

强制信用保险合作
近年来,资产管理市场的容量和边界不断扩大,资产管理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增长最快的新兴业务领域。中国整体金融体系的重塑过程为空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的金融创新与合作开辟了空间。

以外贸信托公司为例,已形成包括服务银行、资本市场、产业市场和理财市场在内的“4+1”战略业务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400亿元。
外贸信托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永认为,大资本管理领域正在酝酿新的机遇,这带来了金融耦合和交叉的机遇,金融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增加。与此同时,各类金融机构开始了金融合作与创新,原本相对封闭的市场结构逐渐被打破。

在过去的两年里,信托公司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日益加深。据外贸信托公司总经理许伟辉介绍,外贸信托公司已与20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共有88家保险机构投资673种信托产品,总规模4350亿元,其中35家信托机构参与发行。中国保监会金融部金融司司长方斌认为,当前信贷与保险的合作有两个特点。首先,2012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增速相对较快,近期可能会放缓。第二,浓度高。一方面,基础资产集中度高,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达到50%以上;另一方面,交易对手的集中度很高。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面临着不同的业务发展瓶颈。勇表示,信托行业面临产品回报较低、大型机构客户缺乏等问题,而保险资金的筹集和支付受到保险合同的限制,外资投资回报过低。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信用保险的合作来解决。她认为信托和保险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业务合作。首先,信托公司为保险机构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并将保险资金与信托产品联系起来。二是根据保险公司的需求设计定制的投资产品。第三,保险公司共同为信托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信托计划,为贷款损失提供信用保险服务。四是在保险信托和家庭信托业务上进行合作。

它不仅是机构间的业务合作,也是通过双方的合作实现的机构互补。“保险是为了发现风险,而信任是为了管理风险和管理风险。双方可以在制度和产品方面相互补充。”李贤明说:“例如,在设计家族信托业务时,会发现家族企业的资产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有必要使家族信托公开并不断地包括所有的资产,这就需要有遗嘱或保险。保险产品和信托产品的结合为家族企业的资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需要挖掘信用保险合作的潜力
目前,中新合作已进入深度磨合阶段。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曹德云表示,资产管理市场已进入新常态,如何在新形势下深化保险与信托行业的战略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保险和信托在产品创新、资产证券化、家庭信托、ppp项目和海外投资方面进行创新合作。徐卫辉还认为,中国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在2014年开始发挥其实力,增长速度很快,未来空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很大。他表示,今后,外贸信托公司希望借助转型中的先发优势和强大的资产配置能力,在客户共享、产品共享和配置共享方面与保险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对于大资本管理条件下信托保险合作的未来发展,光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另类投资业务部总经理曹平建议,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应进一步细化项目前期调整工作,加强投资后管理工作。此外,他认为应该为资本配置需求、产品供给和定制产品需求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标题:大资管下信保合作空间广阔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9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