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7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稳步上升。7日,中间价报6.1113,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3个基点。这是自4月30日升至今年最高值后的14个月来的最高值。专家表示,这与周边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持续改善和美元指数小幅上涨有关。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有所缓解,但空未来不会升值。

中间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走低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表示,中间价上涨主要受美元影响。6日发布的美国就业数据低于预期。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一夜之间下跌,美元指数跌至95以下。当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突破6.2大关,为近两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不再与单一美元挂钩,而是指一篮子货币,如果美元下跌而欧元等其他货币上涨,中间价一般会上涨。

据记者观察,自4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直在不断上调。4月17日,中间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从4月23日至30日,价格中位数连续五年再次上涨。进入5月后,这种上升趋势仍在继续。

除了市场因素外,还有政策意图传导的影响。除了受到中间价的引导,一些官方声音也被市场视为重要信号。自今年3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人民币汇率在未来将保持稳定,这极大地提振了市场。目前,中国正在积极争取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中国不会“让人民币贬值”。

即期汇率偏离中间价
尽管中间价较高,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却明显偏离中间价。自4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涨了0.5%以上,而中国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走势不时逆转。4月底,现货汇率在几个交易日内都出现了贬值。4月27日,人民币收于6.2190,日跌幅为0.41%,为13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5月7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先升后降,与中间价的偏差超过1.5%。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亮表示,尽管偏差不小,但即期汇率与中间价的偏差已从年初的近2%大幅下降,表明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有所改善。谢表示,即期汇率对整体货币供求有较大的反应,并有较多的影响因素。例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出口数据以及潜在的金融和财政风险等。因此,市场看到空人民币并不奇怪。从4月底的数据来看,市场供求关系开始显示出对人民币汇率的不同预期。

空屋的折旧压力有所改善和增加,但也不是很大
你如何看待人民币的未来趋势?宗亮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有所提高。自3月以来,首先,美联储加息预期将放缓,美元指数将回调,释放部分人民币贬值压力;其次,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促进了国际资本向亚洲新兴市场的回流;第三,AIIB和“一带一路”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4月8日发布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至关重要。”如果高于市场预期,将支撑人民币汇率。”谢对说道。
《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即将宣布,人民币在过去被“合理估值”而非“低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中国执行董事金忠霞7日对记者表示,该报道引用了一位官员在3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上的评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中国的磋商尚未开始,最新的人民币汇率评估也尚未进行。“尽管这份报告不准确,但人民币目前不可能脱离均衡状态。”金仲夏说道。

据专家介绍,这表明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而且空的波动幅度不大,而接近均衡汇率时,波动将成为常态。
标题:人民币中间价创14个月新高 未来上涨空间不大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1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