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59字,读完约9分钟
从服务“一带一路”的角度来看,中国信用保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中国企业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企业制定风险防范计划,为企业和银行搭建融资合作平台,努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推动中国品牌、中国设备和中国标准“走向全球”

⊙报社的“一带一路”研究报告组
2015年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一年。去年以来,一些“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已经签约并进入实施阶段。在这些项目中,除了企业和银行之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经常出现。

这个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作为一家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公司,它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来什么帮助?考虑到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开始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毅进行对话。

去年,它覆盖了沿线约958亿美元的国家项目
上海证券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机构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一家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用保险扮演什么角色?
王毅:“一带一路”的建设,致力于亚洲、欧洲、非洲和邻近海洋的互联互通,是中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突破。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包括中巴、孟加拉、中印缅等经济走廊的建设,信用保险是当务之急。

作为专门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的金融机构,中国信保致力于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企业提供收汇风险保障,搭建融资平台。

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信用保险的政策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制定企业风险防范方案,搭建企业与银行融资合作平台,努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帮助中国企业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中国品牌、中国设备和中国标准“走出去”,进一步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2014年,中国信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投资和承包项目的承保规模约为958亿美元,赔付近4亿美元;一批“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包括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孟加拉国帕德玛多功能综合大桥项目,全年都得到政府的资助,这不仅促进了双边经贸交流,也促进了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立领导小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上海证券报:中国信保重点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哪些方面?中国信用保险做了哪些准备?
王毅: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相关安排,中国信保将把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和资源投向“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
为了更好地服务“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信保在制度建设、业务管理、营销、风险管理、产品服务等诸多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6个下属业务组织也建立了“一带一路”战略专项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配套措施,包括重大项目的推广管理措施和核保规则;三是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沟通,建立有效的工作联系,参与相关发展规划的编制;四是梳理“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建立项目库,参与重大项目融资保险方案设计。目前,已跟踪的项目有180多个,涉及铁路、电力、电信、船舶等行业;第五,积极落实国家整体发展体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探讨整体合作,向国内企业和银行推荐海外项目;第六,加强风险研究和预警,在“一带一路”64个国家设立专项风险报告和行业报告,及时为投保企业提供风险预警、风险管理咨询和培训。

创新产品、改善服务也是中国信保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增强政策性履职能力的重要举措。修订出口买方信用保险、海外投资权益保险、买方违约保险等产品,优化升级现行基本费率体系;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风险保障模式,如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下的小额保险模式、特殊保险业务中政治风险的统一保险模式、增加承包商设备的海外风险保险、涵盖四种保险类型的海上渔业信用保险的统一保险模式。

此外,中国信保在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承保方案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为后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下,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为出口柬埔寨和缅甸的1000万美元光缆项目提供了为期两年的信贷支持,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企业在两国光缆铺设方面的先发优势。这对中国企业在未来电信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进入全国市场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扩大保险规模,帮助企业应对海外风险
上海证券报:中国企业涉足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将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中国信用保险如何帮助企业应对?
王毅: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地缘政治形势更加复杂。“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既有风险也有机遇。一些国家存在政治不稳定、经济条件差、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些国家的国有化和征收风险高,通货膨胀严重,经济结构单一,金融体系不发达。在其他国家,安全局势受到恐怖主义或宗教极端组织的负面影响。

从一般贸易和出口的角度来看,企业收汇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境外买家的自营和信用状况,还取决于货币贬值、国家政策法规调整和经济周期波动,这将导致相关地区境外买家偿付能力和意愿严重恶化。例如,自2014年7月以来,卢布持续快速贬值,这使得俄罗斯买家的信用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加剧趋势。在短时间内,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收到的出口企业报告的俄罗斯买方违约损失案例数量迅速增加。

同时,不同的出口行业和企业集团面临不同的风险。例如,国际金融危机后,造船业有降低预付款比例的趋势,国内船厂普遍面临船东弃船和建设期资金缺口巨大的风险;果蔬农产品(报价00061,咨询)装运时间集中,在运输过程中易腐烂变质,存在诸多质量纠纷;小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大企业集团将面临买家授信时间过长等问题。

从中长期海外项目来看,项目总体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融资结构复杂,突发的骚乱、战争、主权国家违约、汇率限制等区域性政治风险对“走出去”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构成严峻挑战。2014年,东道国一家项目企业的办公室、车间和仓库被砸毁,项目暂停运营15天。幸运的是,该公司为其海外投资项目投保了海外投资保险,并及时从中国信用保险公司获得了41万美元的赔偿。

此外,当前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国际竞争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不仅表现在品牌、技术、质量、价格和服务上,融资条件也成为重要的谈判筹码。许多海外业主对承包企业提出融资需求。一方面,他们要求承包商提供更大比例的融资,最终付款的比例增加;另一方面,它还要求延长融资期限和放宽还款期限。这些都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

作为专业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和国家政策性机构,中国信用保险将全面贯彻国家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政策要求,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战略形势和实体经济,进一步努力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规模,为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提供保障,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实现外贸转型升级。

发挥其独特优势服务“一带一路”
上海证券报:中国信用保险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哪些独特的政策作用?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王毅: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专业性强,承保风险特殊,各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和欧洲几家专业保险公司主要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这项业务。中国信用保险兼具政策和专业优势,是中国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的主要渠道。

中国信用保险不以利润指标作为业务发展的基础。例如,小微企业的出口和面向新兴市场的出口具有高风险,这是一般商业组织不愿意承保的业务。然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一直专注于这两类业务。2014年,中国信用保险与各级政府、银行、行业协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合作,共建小微企业统一保险平台104个,全年支持小微企业3.4万家,占企业客户总数的67%;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包销业务规模约为17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很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业务。

同时,由这两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营的中国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在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向世界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支持企业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转移优势产能,实现转型发展;推动商业银行走向全球,推动跨国银团贷款,向世界推广中国设备;支持企业利用海外农业资源,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等。

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有效推动下,2009年至2014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迅速扩大,中国信用保险的总保额为17,553亿美元,是公司成立前7年(2002-2008年)累计保额的10倍。截至2014年底,中国信保出口信用保险普及率达到15.6%,2002年为0.8%,承保规模从10家上升至全球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之首。

2015年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一年。一方面,要强化市场观念,进一步丰富现有产品和服务体系,优化产品功能,扩大保险覆盖面,积极创新,在产品、流程、机制、服务和改革方面大胆尝试。另一方面,我们将坚持“稳定、审慎、合规、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服务国家利益的同时控制业务风险。中国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立足于政策功能定位,着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融资、防范风险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中国新型开放经济体系建设做出新贡献。
标题:为企业走出去上“保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1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