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28字,读完约8分钟

自2015年起,中国医疗3d打印将进入加速增长期。

“未来十年,医用3d打印将实现40%-50%的年均增长率。”苏州大冶3D打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大冶”)副总经理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苏州大冶公司是进入中国3d印刷行业的早期新兴公司。2014年,公司在医疗领域实现了100万元的收入。2015年,苏州大冶公司完成了去年的年收入。

由于医疗保健的个性化需求和高附加值特征与3d打印的特点非常一致,因此该领域已经成为最适合使用3d打印技术的领域,并且申请专利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因此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近年来,全球3d打印市场逐年增长,尤其是医疗产品。据川财证券统计,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3%,未来3d打印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然而,未来三年3d打印医疗应用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5%以上,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2013年,在所有与3d打印相关的申请专利中,38%与医疗领域相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的政策环境逐渐显示出支持的趋势。

由于“精密医学”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除了基因测序外,在仿生组织修复、个性化组织、功能性组织和器官等精细医学制造中应用更具个性化特征的3d打印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将生物医学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点发展领域;201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添加剂制造业发展促进计划》,计划到2016年,医用3d打印将初步成为新药研发、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工具;此外,工业4.0等许多政策都有利于医学3d打印的发展。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目前,尽管医疗3d打印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仍然专注于研发需求;行业壁垒高,上下游产业链尚未形成。监管政策和行业标准几乎都是空白色的。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医用3d仍然基于R&D的需求

苏州大冶的客户主要是医院和医疗器械公司。据吴介绍,到目前为止,它包括深圳第二医院、深圳宝安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第三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以及迈瑞公司。其订单主要是科学研究,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其产品涵盖医疗器械、手术指南、医疗模型、防护用具(矫正器)和植入产品。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在医疗领域,另一家3d打印公司aod的客户来源几乎与苏州大冶完全相同。“目前,它已经占领了陕西省前三名的医院,提供1: 1的骨科模型和耗材。”aod的市场总监刘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虽然主要是针对医院客户,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3d打印是直接针对患者的,而是主要用于科研目的。根据川才证券的研究,目前3d打印在医疗方面的应用领域包括医学教学、手术模拟、患者交流、牙科和骨科、医学研究和药物筛选。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例,我院泌尿科采用3d打印模型模拟手术。在5月底的一个3d打印论坛上,泌尿外科主任张晓平教授表示,3d打印技术可以为复杂疾病提供病变模型和体外研究,并通过在体外模型上模拟手术来最小化手术创伤。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医疗器械公司的采购目的也用于研发。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迈瑞为苏州大冶定制的骨科耗材用于产品研发。”在谈到3d打印在领先的原因时,吴分析说,无论是哪个行业,最先接受新兴技术的基本上都是工业行业..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医疗3d打印暂时难以面对消费者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临床脱节。张晓萍认为,目前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不断的讨论和跨学科的研究,各行各业的尖端技术才能得到整合和应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才有可能取得进展。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然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年来,医学3d已经从研发逐渐过渡到特定人群的大规模消费。

北京汉斯康健康管理公司的顾客可以购买3d打印鞋垫。汉斯康是一家有体检和诊所的医疗机构。2014年,该机构根据步态检测器的结果为客户制作了3d打印鞋垫。据汉斯康总经理苏小虎介绍,这种鞋垫可以用来矫正顾客的行走姿势,预防糖尿病足等各种足部疾病。2014年,3000多双以300-400元的价格售出。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行业壁垒高,产业链尚未形成

尽管3d打印的市场前景巨大,但川才证券的研究表明,3d打印的行业壁垒更高,医疗领域更高。

据报道,3d打印行业的第一个障碍是材料和软件。"目前可用的材料种类不多,软件主要是进口的."根据川才证券的研究。

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苏州大冶主要有七八种材料,包括光敏树脂、尼龙、玻璃纤维、钴铬合金、钛合金、316不锈钢等材料。”

软件的研发更加困难。吴说:“苏州大学已逐步自主制造设备和丰富的材料,但软件研发缓慢,全部是进口的。”

机场启用日期所面对的情况是相似的。虽然公司的创业团队主要以清华大学为基地,但在选材上仍难以取得突破。该公司的营销总监刘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认为3d打印的最大困难是材料。”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总体而言,中国的3d打印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戴茂荣认为,中国与欧美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目前,3d打印的核心技术大多在国外,而中国医疗行业使用的3d打印机和金属打印材料大多依赖进口,国内技术还不成熟。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3d打印的行业壁垒还包括集成技术和市场接受度:“设备、材料、软件和流程的集成能力是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就市场接受程度而言,有必要对消费者和病人进行教育,并培训医生。”根据川才证券的研究成果。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就医疗行业而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医疗3d打印的障碍更高。除了以上三点,医学3d打印还需要完成机械、材料、软件、生物、医疗等多学科的整合。在政策准入方面,医用3d打印产品获得注册证书的时间很长。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由于上述诸多行业壁垒,医疗3d打印的产业链模式尚未最终确定。

然而,高行业壁垒也给投资机构带来了难得的投资机会。四川金融证券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该行业的投资目标,商业模式是选择投资的重要依据。

据报道,aod的业务模式根据所涉及行业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在医疗领域,aod和医疗服务机构以及医疗设备公司是客户,为科研项目开发和生产3d打印产品;在大众消费市场,如文化创意,澳新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加盟店的形式。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缺乏医疗3d行业标准

在刘源看来,中国3d打印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这反映在设备的可靠性、精度、材料质量和丰富性以及应用领域上."刘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来看,在中国也有很大的差距。吴引用了一家瑞士公司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3年销售额达到15万件,2014年增长到20万件,收入达到2亿欧元。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医疗3d打印公司,但它主要是基于通用技术。Aod对医疗3d市场非常乐观。刘源说:“在医疗专项工程中,aod已经组建了一个30人的团队,这将逐渐成为医院未来的需要。”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除了技术落后,政策监管和行业标准也是导致中国3d打印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因素。

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下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文件,要求医用3d打印产品必须通过认证和注册,但目前还没有产品获得注册证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先做一些不需要验证的事情。注册产品或一类医疗器械。”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吴预测,一年之内中国将没有医疗注册产品。"因为还没有行业标准,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认证注册."

医学3d打印面临的第二大障碍是跨境集成。许多受访企业表示:“这个行业需要整合it、设备、材料、医疗等学科。”

材料来源是3d打印公司普遍反映的第三大难题。“中国是钛生产大国,但目前专门生产适用于3d打印的钛粉的企业很少,产品质量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以戴茂荣为例。以神经外科常用的钛网为例。进口产品的价格超过一万元。钛网也非常适合3d打印,但上游钛粉供应处于空白色状态。

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此外,全球医疗3d打印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是打印速度太慢。“3d打印中使用的技术是逐层堆叠打印,而且大多数都在尝试双喷嘴打印机,速度很难提高。”这也是全球3d打印。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刘源说道。

标题:医用3D打印市场增长迅猛 产业链尚未成型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