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35字,读完约6分钟
消费金融已经被推到了前沿。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发展消费金融,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16个城市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到全国。
这一消息让许多私人资本急于尝试。寻求转型的银行也将消费金融市场视为蓝色海洋。记者获悉,许多中小银行正在申请建立消费金融公司。然而,去年许多上市银行的消费贷款增长规模只有数百亿,在个人贷款中所占比例很小,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的早期阶段。

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现状:中小银行比大银行更活跃
在消费金融市场,除了消费金融公司,银行是一个主要力量。消费金融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许多银行零售转型的共同选择。在业务类型上,国有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各有侧重。

与普通的个人贷款不同,许多大型国有银行利用信用卡分期贷款模式,借助特定行业的商户来界定个人客户。
“向我们购买装饰材料的客户可以申请最高80万元的消费贷款,还款期限为1-5年。”广西一家大型连锁家居装饰企业的董事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据他介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向企业客户提供信用卡,年利率只有4%左右,由企业带利润承担,客户无需支付利息。
“许多房屋装修公司都想与银行合作,但申请的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如营业额和营业面积。获得贷款的客户主要是这些银行的原始抵押客户。”上面的主席说。

银行业内部人士指出,住房抵押贷款占消费贷款的80%-90%,汽车和信用卡分期付款是目前消费贷款的第二大市场。包括耐用消费品、教育和医疗服务、住房装修、旅游和度假、奢侈品消费等。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根据上市银行2014年年报,平安银行(报价00001,咨询)、民生银行(报价600016,咨询)和中信银行(报价601998,咨询)等多家股份制银行重点推进汽车消费贷款。

在过去两年中,许多银行将消费金融纳入了战略调整的关键领域。
在组织结构层面,南京银行(报价601009,咨询)去年底完成了消费金融中心的改革,并将消费金融和信用卡中心更名为消费金融中心。一向擅长公司业务的中信银行也于2013年上半年成立了总行消费金融部,全面负责全行消费金融业务的营销管理和渠道建设。

去年5月,民生银行重启消费信贷业务,并通过社区银行大力推广。自2009年以来,我行已基本退出消费信贷市场。该行行长助理林云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重启战略业务将有助于优化客户结构。此外,以零售业务闻名的招商银行(报价600036,咨询)将消费金融视为零售业务的三大突破之一。

根据现有的2014年上市银行年报,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规模仍然很小。
在披露该数据的银行中,中信银行新增消费贷款余额最高,为1276.07亿元,同比增长21.02%。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报价60万,咨询)和民生银行分别增加441亿元、302.51亿元和130.42亿元。

虽然个人贷款的比例不明显,但这项业务是有利可图的。
“消费贷款的最低年利率也在8%以上,一般在10%-12%之间,这取决于客户的资质。”平安银行的信贷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平安银行2014年年报,本行汽车消费贷款利率结构优化,新增贷款中高收益品种占比提高至16%,平均利率比上年提高144个基点。
中信银行在年报中还透露,消费贷款平均定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4年,“新增消费贷款浮动价格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与国外相比,国内消费信贷市场还不成熟,许多子类别几乎都是空,这对空银行来说是一笔大生意,很多银行都想抢占这个市场。”总体而言,中小银行比大银行更活跃。”华泰证券(报价601688,咨询)(601688,分享)的银行分析师林伯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消费金融的市场结构
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发展消费金融,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16个城市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到全国。政策的放松给消费金融市场注入了巨大的想象力。

艾瑞咨询预测,2014年至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仍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7年将超过27万亿。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报告称,截至2014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约为7.7万亿元,2018年将增至17.5万亿元。

首批四家国内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开业。其中,中国银行消费金融、尹蓓消费金融和金城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由中资银行出资,其次是中国银行(报价601988,咨询)、北京银行(报价601169,咨询)和成都银行。另一家Gitzo消费金融公司由外资企业捷克ppf集团发起。

截至目前,已有9家公司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包括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兆联消费金融公司、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和苏宁消费金融公司。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包括金商银行在内的许多银行都在申请建立消费金融公司。
“银行控制的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占用银行资本,银行机制相对不灵活。目前与总行的互补性不明显,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规模较小。”华泰证券(Huatai Securities)银行分析师林博成表示。与此同时,积累了大量数据的超市商户和第三方在线贷款平台正试图打入这个市场。

例如,今年成立的兆联消费金融公司和苏宁金融消费公司的定位和运营模式与银行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很大不同。在客户导向方面,兆联消费金融公司推出了两个产品:针对学生的“零花”和针对个人的“良好期望”。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自愿支付”,它基于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历史贷款。

“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熟,短期内不会有真正的威胁性竞争对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银监会披露的2014年年报,截至去年底,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为224.23亿元,净利润为4.66亿元。去年累计贷款196.97亿元,贷款余额208.8亿元,累计客户135万人。平均资本充足率为22.83%,不良资产为3.54亿元,不良资产率为1.56%。
标题:消费金融“钱景”:中小银行更积极 市场有待成熟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4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