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2字,读完约4分钟

实习记者朱在沪杭报道

6月9日,浙江省深化“四清一网”改革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了今年80项改革任务的责任单位和时间安排。

自2015年4月18日国务院成立促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以来,浙江、内蒙古、青海、海南、甘肃、河北、安徽等地方政府根据中央部署成立了相应的协调小组。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家军在会上指出,一些真正的高含金量的审批权还没有触及,发布还没有到位,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强烈的“获得”改革红利的意识。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确定了80项改革任务的时间表

根据规划,今年浙江有80项改革任务,比国务院安排的多15项,每项工作措施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时间安排。

例如,在8月底之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了企业投资项目50天高效审批计划,并进行了试点;12月底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和省财政厅将牵头推进浙江省政府服务网络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的应用。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调查发现,今年工作计划中的14项改革任务与“互联网+”有关。除了完善浙江省政府服务网络的功能外,还包括打破信息孤岛,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互联和省市县之间的纵向互联。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与全国相比,浙江省增加了两项由省发改委牵头的与信用浙江建设相关的任务,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失信黑名单制度、将信用记录和报告应用于行政事务等。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为了推动这项任务的完成,浙江省最近成立了上述协调小组。

协调小组由省长李强担任组长,常务副省长袁家军、秘书长李维宁为副组长。有六个专题组和三个职能组,包括“四清一网”改革组、行政审批和投资审批改革组、职业资格改革组、收费清算改革组、商业体制改革组、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改革组、综合组、检查组和法制专家组。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2014年,浙江推出了以“四清一网”为起点的“浙江版”。“四大名单”具体指政府权力名单、企业投资负面名单、政府责任名单和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名单。“一网”是指浙江省政府服务网。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目前,浙江省省级审批项目已减少到396项(其中省级实际执行314项,市县委托执行82项);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去年年底全部取消;40多个部门实施了一站式在线审批。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将从现有的经验中学习

“这是一项以前相对容易推进的改革措施,现在它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水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浙江省协调小组的成立也是针对当前改革难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的现状,希望协调不同层次的利益,进行系统性改革。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在行政审批改革中,权力下放仍然是一大障碍。正如袁家军所说,一些含金量高的审批权限还没有触及,发布还没有到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去年他在参与浙江省政府权力清单的讨论和制定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到有些部门仍然想保留一些审批权,特别是核心权力,或者说是在某些政府部门手中。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胡水根还指出,政府责任清单需要进一步研究,除了明确原则内容外,如何细化和操作问责。

面对这些困难,浙江省将借鉴现有经验,今年建立和完善“四大名单”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探索企业投资负名单管理模式,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名单管理改革力度。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据我们了解,浙江省嘉兴、海宁等地正走在权力下放的前列。浙江省海宁市作为市场资源配置改革的试点,正逐步从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向权力下放过渡。试点项目将于2014年起三年内生效。

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嘉兴市的市县一体化试点改革也已经试行了一年多,“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铺平了道路,今后可能会在全省铺开。”胡水根说。

标题:浙版“简政放权”:两成改革任务与“互联网+”相关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