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5字,读完约7分钟
一度徘徊在每桶仅2美元的低位,也攀升至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对于化工产业链来说,任性的原油“领先并带动全身”。在价格自2014年6月以来“减半”和自2015年1月以来反弹超过30%之后,国际油价最近稳定并稳定在每桶60美元左右,直接指向低油价区域。

分析师表示,当前的低油价使得塑料产业链面临巨大冲击。虽然低油价降低了塑料成本,但也抑制了现有煤制烯烃工厂的生产。当前煤化工和石化行业格局可能面临重塑。在这种情况下,塑料期货可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当工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时,企业在使用“新工具”方面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化学工业欢迎低油价时代的变数
"低于每桶60美元是低油价。"在6月11日于成都召开的“2015中国塑料工业大会”上,中石化华东销售分公司合成树脂部价格信息部主任卢根迪指出,由于原油的稀缺性、区域政治属性、金融属性和国家能源安全,油价低于每桶60美元左右的平均开采成本,可视为进入了低油价时代。

作为化工行业的龙头,原油价格的疲软可以说是“带头动全身”,下游化工行业普遍受到影响。其中,塑料行业首当其冲。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天然气资源匮乏。2005年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煤制烯烃经济日益好转。在这种背景下,煤化工战略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并开始付诸实施。

“到2014年底,国内煤制烯烃产能达到642万吨。根据计划,有42个煤制烯烃项目在建或拟建,设计能力为2808万吨。如果上述项目全部完成,国内煤制烯烃产能将达到3450万吨。”卢根迪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随着煤化工的快速发展,在石油化工行业,由于高油价等因素,乙烯衍生物在传统石脑油路线中的竞争力丧失,石脑油裂解项目被迫停建和延期开工。

卓创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克增表示,2010年,从神华集团一枝独秀到众多企业的连续生产,煤制烯烃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2014年后,煤化工项目相继投产,传统油基加工产品的市场份额下降。

然而,形势已经逆转。随着原油价格再次回落,市场普遍担心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格局是否会再次逆转。
金石期货分析师黄对《中国证券报》表示,低油价对塑料行业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低油价降低了原油裂解生产乙烯的价格,导致塑料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低油价使原本价格低廉的煤化工行业失去了成本优势,抑制了现有煤制烯烃厂的生产,并推迟了随后的煤制烯烃厂的开工。”

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替代加剧
当原油价格处于一定位置时,石脑油裂解乙烯将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这在理论上可以引发石脑油裂解的投资高潮。然而,事实上,低油价可能难以在短期内引发石脑油裂解的投资冲动。

“原因很简单。当前的低油价能否持续很长时间还有待探索。如果油价在三四年的建设期内回到高位,投资风险会很大。因此,即使在当前油价较低的情况下,石化企业对投资石脑油裂解仍十分谨慎。”卢根迪在上述会议中指出。

据他计算,一方面,低油价仍难以引发传统石脑油裂解装置的投资热潮。即使投资热潮立即被触发,根据投资建设周期,在2018年之前很难改变石脑油裂解生产短缺的现实。另一方面,低油价对煤制烯烃的投资和建设构成巨大威胁。“未来几年,国内聚烯烃供需将逐步趋紧。首先,聚烯烃行业的利润率将大大提高;二是聚烯烃市场价格有望上涨。”

然而,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所高级专家高春玉(报价600028,咨询)认为,根据大多数机构的预测,2020年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长期保持在70-80美元/桶。在这种情况下,煤化工的成本优势将基本丧失,而传统乙烯的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将逐渐显现。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石化行业的毛利率将大幅上升,最高点可能出现在2016-2018年。届时,亚洲和西欧的毛利水平将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高春玉说。
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吴星也表示,到2020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6.4亿吨,煤化工对石油的替代率将达到12.5%;预计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煤化工行业对天然气的替代率也将达到12.5%。

吴星指出,聚烯烃市场将在2015-2018年逐渐进入顺差。未来五年,国际市场pe产能增速将大于pp,pe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北美,pp增长主要来自东北亚(中国煤化工)。生产时间的错位将使东北亚聚丙烯市场在短期内失衡。随后,随着全球pe产能的释放,美国pe产能将影响全球。从长期来看,中国的pe贸易仍是流入,而pp将是转化和出口。

期货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在塑料和化工期货市场上市的lldpe、pvc和pp现货市场规模大、商品率高,为期货交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商研究所工业品部高级经理陈瑞刚表示,从期货市场的功能来看,塑料期货过去一年的表现值得肯定。首先,从交割量的区域分布来看,各种品种的主交割大多发生在主现货消费配送中心,也是期货的基准交割地。期货市场价格完全代表主流现货市场价格;其次,工业客户积极参与期货交易和相关品种的交割,尤其是聚丙烯期货品种。参与交易的客户数量超过10万,法人客户占比超过30%,法人客户营业额占比高达50%;最后,除聚氯乙烯期货外,lldpe、pp等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化经常导致和引导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化,行业客户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不断提高。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塑料期货市场发生了三件大事。首先是2014年2月28日聚丙烯期货的上市。pp期货上市以来,交易量一直在上升,去年达到6000万手(单方面计算,截至2015年4月底),成为当年新上市品种中最活跃的品种。其次,2014年5月19日,美国大商会正式启动了lldpe期货保税交割试点项目。特殊海关监管区或保税监管场所保税监管的lldpe产品可作为交割货物参与期货交割。第三,2015年3月,DCC正式公布了聚氯乙烯期货交割注册品牌名单,并将从1604合约开始实施聚氯乙烯期货交割注册品牌制度。

陈瑞刚表示,大商办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pvc期货交割注册品牌体系的实施,根据体系的具体实施情况和相关品种现货行业的变化,适时将交割注册品牌体系延伸至其他品种。二是继续寻求政策支持,完善保税交割系统,使保税仓单能够多次交割,进一步降低行业客户参与期货交割的成本,不断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第三,积极开展仓单调剂,推进目前对接。最后,不断开发新品种,提高现有产业链的覆盖面,延伸到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进一步丰富石化产品库,拓宽和深挖大营业所服务行业的广度和深度。
标题:塑料期货护航产业进入“新常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64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