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30字,读完约10分钟

编者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已经风靡全球。然而,过去30年的快速扩张难以持续。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环境和资源的制约。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目前,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已经转变为技术和创新的竞争。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的转变正成为一个新的窗口。“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风口浪尖上,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机器人产业和高端设备制造业都是随时起飞的“金猪”,而“中国制造”正踏上迈向制造强国的新征程。本报将推出“中国制造2025路径聚焦”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数据勾勒出的中国制造业的特写相当黯淡。自今年年初以来,许多用来表示制造业衰退的数据一直在下降。

现实同样令人沮丧吗?《经济参考报》记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重庆等重要制造业地区,目睹了近百家企业在沉重压力下生存的“痛苦”和发展的“疲劳”,也感受到了它们的强大脉搏。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今天不同于过去。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世界工厂”已经逐渐远离中国。通过各种复杂甚至矛盾的产业现象和数据“迷雾”,中国制造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被旧的比较优势所取代。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疲弱的数据凸显了严峻的形势

今年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为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中国制造”正处于严重下行趋势的担忧。

宏观数据不容乐观,继续面临下行压力,这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工业制造业对全球市场最直观的反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3月,在第一季度创新水平较低的基础上,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际同比仅增长5.6%,比前两个月的同比增速低1.2个百分点。到今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有所回升,但仍未达到今年的高点;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3月份的49.6降至4月和5月份的49.2,然后在6月份升至49.6。此外,今年前两个月,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铁路累计货运量也同比下降,降幅为9.1%;与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日均发电量指数也显示,3月份同比下降3.7%...各种数据不断加剧外界的焦虑。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数据“持续下降”是否意味着成千上万的中国制造企业真的“悲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谭表示,数据下降趋势所反映的严峻形势可谓“高原上的攀登”。“今年头两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整体利润率只有4.9%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将流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而不是进入制造业,这将带来更大的压力。”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认为,虽然数据不容乐观,但中国制造业的真实状况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判断。各种矛盾的并存和多种复杂形式的交织是“中国制造”的真实写照。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过渡障碍正面临许多考验

汇率波动加剧、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等负面因素继续影响中国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制造业的市场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本轮“转型考验”的根本压力在于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能否匹配。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转型的挑战之一是大量制造企业如何从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转变为同时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里赛亚丁(Harry Saiyading)表示,在过去两年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完全以中国为基地的铸造企业难以生存,甚至大量倒闭和倒闭,但瞄准中国市场的制造企业,如宝洁(Procter & Gamble)、美的(Midea)、安利(Amway)和跨国汽车巨头,正在不断增加资本和扩大生产。根本原因是,多年的经济增长使中国市场不断增长和发展,社会成本普遍上升,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不能再简单地用“世界工厂”来形容。以商会为例,截至2014年底,其会员企业中有79%专门为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与2003年前的23%形成鲜明对比。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外资企业还是这个样子。中国许多本土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需要企业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产品定位等方面实现变革。,否则他们将被淘汰。”赛亚丁说。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转型的第二个考验是制造企业如何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技术突破和文化引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贝指出,经过30多年的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仅取决于“流量”,还取决于“存量”,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制造业似乎没有发展空的空间,但从深层次上看,除了高铁等个别领域外,大多数行业的技术制高点都不在中国,这与我们过去的工业发展总体上比较平坦,缺乏高度和深度直接相关。”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提高制造业的质量不能靠投资来实现。下降取决于技术突破和文化领导力。这种变化是困难和痛苦的,也是相当多的企业可能无法通过的一个关口。”他说。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经济专栏作家吴晓波认为,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有影响力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他们对消费品和制成品的要求正在从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它们的出现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制造’的一个转折点。”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转型的第三个考验是如何将国内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从优惠政策和廉价资源转变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市场体系。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强国战略”研究组组长朱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优惠政策和充足的土地和劳动力供应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追赶世界的比较优势,但现在这些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的优势。第二大经济体和市场法律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其难以保持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我们目前的优势正是过去30年积累的新优势,主要包括完善的产业链和国内市场。关键是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企业积极响应淬火和重生的需要

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疲软,外汇波动加剧...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走访发现,短期市场焦虑和长期发展乐观并存。

在东南沿海地区,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向记者诉苦,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他村里70%的企业倒闭了。“去年,我为联保部队的经营业主向银行支付了400多万元”。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在南方的一个城市,当地政府推荐了一家拥有数万名工人的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逆向发展模式”,但这家港资企业的负责人在见到记者时抱怨说,他对缅甸等地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非常乐观,“要么关闭工厂,要么在未来两三年内将整个工厂迁至东南亚。”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然而,在深圳,工厂被“一堵墙隔开”,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胡告诉记者,这家全球最大的通信公司去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2882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为279亿元,同比增长32.7%,远远超过爱立信、安朗和诺基亚的总和。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在未来五年,我们有信心继续实现每年10%以上的稳定增长!”在江苏、浙江等地,一度跌入低谷的光伏产业,去年又突然回升。不仅整个行业扭亏为盈,而且一些优势企业也脱颖而出。常州天合光能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估计,今年的企业产能将占全球总量的十分之一,“居世界第一”。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江苏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李锁云用手指向我们讲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并承认企业和行业都遇到了空的前压力,但他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徐工集团仍然咬紧牙关,在巴西建立了制造基地,并在德国和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短期的困难终究不能克服长期的改善。”我们相信,如果“中国制造”想要形成新的优势,它必须参与国际竞争,打开研发之门,为市场而战。“。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在重要的工业城镇Xi,陕西鼓楼集团董事长尹建安表示,自去年以来,全国重化工业投资大幅下降,全球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此外,欧元等一些货币对人民币的贬值还没有让整个行业走出谷底。“但是在分析之后,我们仍然觉得有机会和出路。首先,国家重视环境保护,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设备更新。第二,《一带一路》充满活力。我们已经和印度尼西亚谈了好几年了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期待制造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在采访中,一些企业领导认为,虽然有很好的市场机遇,但他们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制约,这使得一些企业错失了发展机遇。许多商界领袖热切希望当前的改革步伐能够更快、更大,以便制造业环境能够得到更多改善。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问题是企业有动力,周围环境不够."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赵斌表示:“从金融环境来看,去年温州企业贷款余额呈负增长,银行贷款审批限额全部上调;从政策环境来看,无论是土地利用指标还是财务杠杆,我们都受到很大的制约,没有地方可做,这严重制约了我们的转型升级。”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在广东省中山市,贝尔玛卫浴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正准备借助市场热潮,开辟一条新的生产线,不仅一次性实现从传统卫生间到智能卫生间的升级换代,还将推出自己的品牌,实现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的转变。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我们集团的卫浴公司已经组织了一次到日本的考察,我们绝不能把这个难得的机会交给日本公司。但现在最痛苦的是,融资问题从未得到解决。很明显,整个社会已经看到了智能厕所的市场机会。然而,银行仍希望我们将资产抵押出去,这让我们进退两难。”周对说道。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在采访中,一些制造企业,包括一些知名的大集团,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热切期待当前的改革步伐能够更快、更大,使制造环境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惠州益威锂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应该主动迎接改革的到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义务和法律责任。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此稿除署名外,均为记者王攀、陈刚、贾永坤、、王、、黄鹏飞撰写)

标题:“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