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9字,读完约7分钟

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一次性预披露了21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其中上海柯蓝建筑减震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柯蓝减震”)也在其中。该公司依靠单一的抗震产品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希望登陆创业板,成为中国隔震行业的第一只股票。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在过去的三年中,屈曲约束支撑占了柯蓝减震收入的90%以上,甚至在高峰期达到了98%。ipo前夕,柯蓝的减震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应收账款金额和占总资产的比重均迅速上升。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虽然产品销售放缓,产能利用率为81.7%,但柯蓝减震器希望通过这次牛市筹集1.4亿元,建设自己的项目,年产8000套减震产品,几乎是目前销量的两倍。

在牛市中筹集1.4亿元似乎不成问题。关键是项目完成后如何销售扩大的产能。

同济学生创办了这家注册资本为15万英镑的公司,现在他们想去创业板

2001年10月,仍在同济大学攻读结构工程博士学位的龚海与同济大学的几位校友何天森共同创办了柯蓝减震的前身——上海柯蓝钢结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龚海199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何天森等四位创始人199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万元。

龚海创办了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柯蓝减震课外科技作品。

1999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中有韩慧如,东方大厦的实际控制人(报价002545,咨询)。2013年,东方大厦以自由资本向柯蓝减震投资2160万元人民币,获得柯蓝减震10%的股权。韩慧如现任柯蓝减震总监。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柯蓝减震器的很多股东都有同济大学的背景,目前也有一些是同济大学的教授或讲师。

2014年后,由同济大学学生共同创立的该公司希望登陆创业板,并分享牛市的资本盛宴。

柯蓝减震的实际控制者是李国强和龚海。李国强是同济大学教授,也是龚海的导师。作为一致行动者,他们控制了柯蓝减震器50.577%的股份。

柯蓝减震计划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1050万股。发行后,李国强和龚海仍是柯蓝减震的实际控制人。

李国强现任柯蓝减震公司董事长,同济大学教授;龚海现任本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柯蓝减震主要为建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是防屈曲支撑,是一种内置于建筑结构中的减震装置,主要用于新建建筑的抗震设防和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根据产品介绍,防屈曲支撑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结构的地震破坏和损失,具有可更换的特点。

目前,中国没有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如果柯蓝减震成功上市,它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减震公司。

主营业务增长率从73.7%下降到6.89%

2012年至201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770.05万元、10022.84万元和10713.15万元。与2013年主营业务增长73.7%相比,2014年主营业务仅增长6.89%,增速明显放缓。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报告期内,柯蓝减震净利润分别为1053.4万元、1648.6万元和2155.3万元。其中,2014年净利润增长是由于政府补贴656.6万元,占净利润的30%。公司当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1535.86万元,同比下降5.2%。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在非净利润下降的背后,是运营成本的增加和毛利率的下降。

2013年和2014年,柯蓝减震运营成本增速高于运营收入增速,综合毛利率也从2012年的55.2%下降至2014年的52.01%。

据柯蓝减震器公司称,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行业竞争加剧造成的。

与此同时,柯蓝减震器也在风险预警中强调,行业的快速增长和较高的毛利率将吸引新的行业进入或原有制造商增加投资,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将会加剧。如果公司不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导致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和市场份额下降,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在招股说明书中,柯蓝减震器没有披露其目前的市场份额。

百分之六十的资产是应收账款

在收入增长率下降、营业利润下降的同时,柯蓝减震的应收账款却在增加。

2012年末至2014年末,柯蓝减震应收账款分别为23,927,900元、53,386,100元和77,830,200元,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从2012年末的59.23%上升至2014年末的62.47%。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呈扩大趋势。截至2013年末,柯蓝减震应收账款占比占全年营业收入的52.3%。2014年,上述数值上升至71.4%;此外,当收入增长率仅为7.06%时,应收账款增加了45.8%。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据柯蓝减震公司称,应收账款的巨额余额与其所在行业的特点有关。“公司客户中施工企业较多,结算节点和周期较长”,可能受客户施工项目整体结算进度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延长结算周期。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然而,易居智库研究部主任严跃进表示:“2014年,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这使得住房项目和新建项目的投资开始放缓。这导致建筑行业各相关公司的业务下降,即行业波动影响了公司的日常运作。”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对于建筑业低迷可能带来的影响,柯蓝减震没有提及。

报告期内,柯蓝减震的运营收入主要来自屈曲约束支撑。

2012年至2014年,与屈曲约束支撑相关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柯蓝减震收入的98.22%、98.73%和93.34%。

柯蓝减震表示:“虽然公司在不断开发新产品,但现阶段产品结构仍然比较简单。”

在风险警告中,柯蓝减震器强调,新产品的成功开发、营销和大规模生产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未来外部环境恶化,如市场竞争加剧和下游需求减少,将对公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新建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为81.7%,仍需扩大生产

柯蓝减震计划筹资1.4亿元,全部用于扩大产能。它计划建造一个年产8000套减震产品的项目。

上述项目已经启动。截至2014年底,柯蓝减震已投资999.15万元建设上述项目。

根据柯蓝对减震的预期,本工程的工期为一年。项目建成后,年产防屈曲支撑产品6500套,防屈曲墙产品400套,剪切耗能器产品800套,钢承重产品300套。

2014年,柯蓝减震防屈曲支撑产品销量为5680套,其中子公司江苏柯蓝防屈曲支撑产能利用率为81.7%,产销量为83.97%,2014年江苏柯蓝新生产线未得到充分利用。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此前,柯蓝减震主要集中在研发上。在2012年和2013年,其所有产品都是通过外包加工的。2014年,在江苏大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并组织了部分产品的生产制造。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柯蓝减震表示,外部加工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周边成熟的加工资源,同时扩大产能,尽快抢占市场;它可以使公司专注于技术研发,并进一步提高公司的R&D创新能力。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但是现在,柯蓝减震公司希望花费精力和财力来建造自己的生产线。

根据柯蓝的减震计划,该新建项目投产后将带来平均每年1.4亿元的销售收入。

同时,柯蓝减震器表示,外部加工仍将是该公司产能的组成部分之一。

严跃进认为,未来建筑层面的隔震技术的抗震应用和创新将会增加,但目前在市场上,隔震技术的应用仍然是被动和传统的操作,所有的抗震措施都是为了使工程满足最基本的建筑要求。“这种技术的应用属于一些商业项目,尚未广泛用于大型住宅小区物业”。

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柯蓝减震筹集资金建设自己的生产线来扩大产能,因此新建产能能否得到充分利用仍需市场检验。

《新京报》记者瓦斯在北京报道

标题:蓝科减震营收增速放缓 政府补助占利润三成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