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8字,读完约5分钟
在非法开采、运输和交易过程中,一块矿物材料的价格翻了一番,从石头变成了黄金。据《新京报》记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矿工们为了赚取利润,悄悄地使用化学品,反复冲洗和浸泡山体,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获得黄金。

4月3日,马家沟矿一条巷道被臭水浸泡,边缘土壤出现明显侵蚀痕迹。村民们说这是矿工们用化学物质清洗矿石提纯黄金时留下的。
千米金洞藏地下淘金厂
矿井里有一个“淘金池”,海盗们用化学物质清洗矿石来净化黄金;臭水直接排入山中
在非法开采、运输和交易过程中,一块矿物材料的价格翻了一番,从石头变成了黄金。据《新京报》记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矿工们为了赚取利润,悄悄地使用化学品,反复冲洗和浸泡山体,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获得黄金。

金矿数千米深处的臭水池
3月24日下午5: 00,四名工人手里拿着冲击钻机走出一个超过一人高的洞穴。
工人们沿着山边走着,说他们晚上会睡在山上,第二天会回到山洞里工作。
路边有许多地雷。
在矿井旁边,土黄色的矿渣连接在一起,还有胶鞋、手套、防毒面具等。被扔在路边。
翻过几座小山,一片片黄褐色的矿石映入眼帘。矿井入口处有两个帐篷,是工人的临时工棚。油桶、水桶、火、发电机、弹簧床、生活设施,甚至一台电视。

村民们告诉记者,仅从将军关马家沟的一座山上,就可以看到五条主要巷道,包括刘长海巷道、后石巷道、公社巷道、水平巷道和旧巷道。附近还有许多其他两个峡谷,如蔡巷道,大队巷道等。这些都是以前大量开采的。

“我还没数过有多少洞。总之,有更多的,一百左右。”在上山的路上,在这种生活中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说不出山上有多少洞。“孔是相连的,左右两边是相连的。最长的一个有2000多米,可以通到山对面的黑水湾。”

3月26日,作为一名游客,记者和一群煤矿窃贼一起参观了马家沟煤矿。
“如果你穿得太少,你会冻僵的。”一名工人善意地提醒了他,并把他的头盔和前灯递给了记者。洞口有两米宽,一直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进入矿井。气温突然下降,使人感到寒冷,刺鼻的气味越来越浓。四五米后,矿井变暗了,打开矿灯只能看到前方四五米处。矿井底部又硬又湿,中间挖了一个凹槽。

随着矿井的深入,高度逐渐降低,所以我们不得不向前弯腰。两三百米后,洞穴变宽了,一个小型地下工厂出现了。几台柴油发动机、发电机和开关等。两条电缆通向深处。

再往前走几百米,隧道里有更多的岔道,黄褐色的矿石整齐地堆放在隧道的两侧,积水也增加了。
以这种方式移动1000多米后,矿井被分成三个叉,四五个手腕粗的塑料管(9745,-10.00,-0.10%)交错在三个叉中。在角落里,在一堆矿石上,有很多塑料袋,闻起来很刺鼻。在矿灯下,袋子上出现了“离子膜氢氧化钠”。

各种没有任何标记的化学物质堆积在矿井的许多角落,这使得人们在打开袋子时很难睁开眼睛。在这堆未开封的化学药品前,叉子被一个半米高的土坝挡住了,土坝是人工堆积的,10米内有黑色的积水,这使得它无法前进。

“黑金”从氰化物池中冒出来
矿井里的深水有什么用?为什么有刺鼻的气味?
将军关的村民对此并不陌生。他们说矿井里有水池的地方就是“堆浸点”。除了使用各种化学物质,一些矿工甚至使用剧毒物质“氰化钠”在当地提取黄金。一位村民说:“我们这里把氰化物叫做‘药’。将一小块氰化物溶解,然后将其他化学物质混合,倒在金矿石上,溶解矿石中的金。”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靠近金山的将军关村几乎每个人都上山去采矿。当时,个体采矿是合法的,没有人调查使用氰化物提炼黄金。村民们回忆说,在将军关的一个村子里,大约有30个大大小小的堆浸池,附近至少有200个村子。含金量低的矿石和土壤将被放入池中,用氰化物溶液冲洗。该矿于2003年关闭后,国家禁止使用氰化物提取黄金,大大小小的堆浸池被拆除。

"提炼后的废弃土壤有毒,已被密封."村民陶老五(音译)指着村头的一栋几千平方米的水泥建筑,对记者说,这座建筑被用来储存煤矿关闭后的有毒废料。

“平谷的金矿属于岩金。必须首先开采含金岩石,破碎和球磨,然后提炼它们。”冶金学家秦表示,氰化物在许多国家仍在使用,因为它成本低、见效快。目前,我国禁止私人使用氰化物提取黄金,氰化钠也被列为国家有关部门限制的剧毒化学品,并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范围。

"氰化钠是从999纯金中提取的."金矿老板王说。4月29日,在他家,记者发现了一个写有氰化钠字样的盒子。
山上很多矿山属于“尾矿”,经过多年开采,品位不高。为了盈利,一些非法矿工在矿井中悄悄地使用氰化钠,反复冲洗和浸泡山体,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获得黄金。

村民老岳质疑说,氰化钠废液要么被引出矿井,要么被自然干燥,然后进入地下深处,未经任何处理就流入了河流。村子里的水来自山,所以它怎么能不污染水呢?
标题:北京平谷金矿盗采调查 千米金洞隐藏地下淘金工厂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5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