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8字,读完约4分钟

◎每个记者万敏都是北京人

昨天(5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的初步数据。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是根据最新的国际标准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根据最新统计标准,一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赤字(含净错漏)为4844亿元,其中非储备金融账户赤字(含净错漏)为9782亿元,国际储备资产减少4925亿元。

与2014年第四季度1871亿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赤字相比,第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赤字明显增加。

然而,CICC宏观经济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告诉《国家商报》,这是因为当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最新的国际标准编制时,栏目和统计细节的合并导致资本和金融账户赤字大幅增加,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储备资产包括在财务账户中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信息,从2015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国际标准《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6版)编制并发布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与以前相比,主要变化是将储备资产纳入财务账户统计,在财务账户下增加“非储备财务账户”,与原财务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二是项目所有权的变更,如将经常项目下的转卖由原来的服务贸易调整为货物贸易统计,将加工服务(包括来料加工和出料加工)由原来的货物贸易调整为服务贸易;三是调整了项目名称和子项目分类,如更名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将收入和经常转移更名为一级收入和二级收入;第四,借方项目用负值表示。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2009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出版了经修订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第6版)。这是国际收支统计的最新国际标准,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经济体)都有义务根据这一标准进行国际收支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报告编制。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赵庆明说,中国的国际收支是按照国际标准编制的。经过这次更新,原来的四列表变成了两个主要部分。由于中国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相应的赤字是正常的。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外管局:确实有资本外流

即便如此,如果与2014年第四季度相比,财政赤字仍在大幅增长。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2014年第四季度财政赤字1890亿元,净错漏赤字4085亿元,总计5975亿元,可以与2015年第一季度发布的新版相比。资产负债表中的“非储备金融账户”预计为9782亿元;相比之下,没有国际储备的新金融账户(即“非储备金融账户”)的赤字仍增加了约64%。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然而,由于这一次发布的第一季度数据是初步数据,这一增长只能大致反映资本项目的变化。

事实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关涛4月23日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确实存在资本外流的现象。海关总署此前宣布,第一季度进出口顺差1237亿美元,银行长期结汇和售汇逆差1200亿美元。当时,管涛还判断,“可以看出,包括银行业和非银行业在内的全面国际收支状况肯定是“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本账户赤字”,这与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情况基本一致。”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为219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赤字为382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188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官方国际储备资产占中国对外金融资产的比重为61%,比2013年底下降4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外汇资产从中央集权的国家控股向分散的市场控股转移的效应逐渐显现。

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管涛还在上述场合指出,资本外流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向人民转移外汇和债务去杠杆化。

此外,在5月11日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年度报告》中,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在冲击期间趋于基本平衡,资本和金融项目对外汇形势的影响更加突出。他预测,2015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仍将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向波动”的格局。

标题:一季度国际收支表改版金融项逆差大增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