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35字,读完约9分钟
莫迪总理第一次来到中国和印度,或者签署了100亿美元的大订单
核心概要
印方表示,莫迪将首先访问Xi,与中国习近平主席举行非正式会晤,就敏感问题进行沟通。印度驻华大使孔蒂说,去年习主席访问印度时,他的第一站是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这一次,莫迪总理还将访问习主席的故乡陕西,两国领导人将互访,这表明中印两国将共同努力建立更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中国驻印度大使乐玉成对媒体表示,中印企业正在讨论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如果莫迪访华期间能够登陆,初步估计不会低于100亿美元。

本报记者郑庆亭北京报道
印度总理莫迪将于1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访华。莫迪在印度外交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期待通过这次访问加深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合作。中国驻印度大使乐玉成对媒体表示,中印企业正在讨论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如果莫迪访华期间能够登陆,初步估计不会低于100亿美元。

印方表示,莫迪将首先访问Xi,与中国习近平主席举行非正式会晤,就敏感问题进行沟通。印度驻华大使孔蒂说,去年习主席访问印度时,他的第一站是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这一次,莫迪总理还将访问习主席的故乡陕西,两国领导人将互访,这表明中印两国将共同努力建立更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据悉,两人还将攀登大雁塔,以纪念玄奘的西游,从而彰显中印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

随后,莫迪将访问北京和上海,与中国领导人举行正式会晤,出席文化交流、经贸投资活动,在中国高校发表演讲,并推介瑜伽和印度旅游资源。“我们希望这次访问富有成果,具有历史意义。我们相信,在莫迪总理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合作框架;此外,两国将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由于中国和印度幅员辽阔,加强两国首都新德里和北京之间的联系远远不够。因此,中印两国也将加强国家与省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孔戴透露,两国有望达成十几个具体的合作项目,并将签署至少20个经贸合作协议。

扩大汽车、医药和信息技术对中国的出口
毫无疑问,巨额贸易赤字是莫迪此次访华最想解决的问题。本月初,就在莫迪宣布访华之际,印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印度对华贸易逆差440亿美元,进口557.7亿美元,增长18.18%;出口仅110.1亿美元,下降18.88%。印度《2015-2020年外贸政策》预测,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印度从中国的进口将超过800亿美元,贸易逆差将扩大到600亿美元。

“当前的赤字规模令人担忧。莫迪总理访华时,将与中方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印度商务部长拉杰夫·哈尔表示,印度将提议增加对中国的汽车、医药和信息技术产品出口。

近年来,中印贸易停滞不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1年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739亿美元的峰值,然后连续两年下降,直到去年才略有改善,接近700亿美元。这与温家宝总理2010年提出的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中国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李莉指出,中印经贸关系停滞不前、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产业结构互补性不强。
据印度工业联合会统计,2012年1月之前,印度对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是铁矿石,2011年至2012年达到42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近25%。“近年来,印度禁止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导致对中国的出口大幅下降。此外,印度没有什么可以向中国提供的。印度的原棉很好,但面对中国新疆原棉的竞争,仿制药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优势,但这是我们希望赶上的。”商务部亚非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蕊指出。

从2011年到2012年,印度从中国的进口占总进口的13.6%,而对中国的出口仅占3.9%。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是手机,占86亿美元,占15.4%,计算机硬件产品,占近40亿美元,占7.1%,其次是化肥、钢铁、乳制品和有机化工机械产品。此外,印度也非常依赖中国的日用产品。“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消费能力不强。中国义乌和广东出口的小商品在那里有太多的价格优势。普通人穿的纱丽(603883,分享它)、放风筝线、节日灯笼和鞭炮都需要从中国进口。”李莉说。

中资金块“印度制造”
2014年8月5日,印度独立日,莫迪高喊“印度制造”的口号,号召印度人民将印度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一个多月后,莫迪在访美前夕启动了“印度制造”计划,希望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从目前的15%提高到25%,每年创造1200万个就业岗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工业联合会认为,应大力鼓励中国加工制造企业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加强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两个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提供税收优惠、电力供应、土地和基础设施。

“说实话,我们在中国的所有制造企业都记得印度市场,尤其是家电制造业,但你会发现,实际上走出去的企业很少,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贸易来实现这个市场。”皇家之星电子集团董事长潘宝春说。目前,只有华为、中兴、阿里巴巴和联想等中国企业进入了印度市场。

根据印度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约为4亿美元,在印度的投资排名第31位,远远落后于在英国的累计投资220亿美元、在日本的累计投资170亿美元、在荷兰的累计投资130亿美元和在西班牙的累计投资19亿美元。

林,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多年。在他对印度的研究中,他发现中国企业在印度遇到了很多障碍,这使得他们很难赚钱。“销售手机的企业会遇到技术审查和安全审查的问题。从事工程的企业会遇到上一个项目无法挽回的事情,而印度对中国的劳工签证很短,只有三个月,在不久的将来也没有改善的可能。”

然而,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旭认为,莫迪上任以来积极实施改革政策,投资环境已显示出改革迹象。“我在去年5月和今年3月两次去印度,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印度发生的变化。德里机场有很多免税商店和广告,这里曾经是空空.这表明印度有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我在下榻的酒店周围看到了许多来自美国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商人。他们喝着咖啡,谈论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这至少证明了新政府领导下的市场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

王旭认为,中国在制造业、资本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优势,是印度的邻国,应该抓住印度的发展机遇。“即使你短期内赚不到钱,你也应该先占领市场份额。”

城市化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
去年9月习近平访印期间,两国签署了12项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协议,涉及工业园区、铁路、信贷、租赁等领域,累计投融资130亿美元。习近平还宣布,他将在未来五年内向印度投资200亿美元。

早在2010年12月,两国领导人就达成共识,同意建立中印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交流与互动。2011年9月,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印度和中国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它们的物质需求是相同的,特别是在公共产品方面。两国可以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国家发改委国际司前司长林大建说。

“印方一再表示,对我们的电力、高铁、安全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市政基础设施非常感兴趣。”林大建认为,与日本和欧洲的技术相比,中国的技术更适应环境,可以称之为“适用”技术。

然而,这种合作并不总是顺利的。据林大建回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提议帮助印度建设一条工业走廊,并开展两个智慧城市的试点项目,但印度方面一再重复,最终没有下文。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12日报道,双方已同意加快实施钦奈至班加罗尔高速铁路项目。印度铁路部长帕布表示,中印铁路部门将在莫迪访华期间敲定合作协议,印度正在考虑中国提出的德里至阿格拉段先行试点的建议。

然而,中国也将面临日本和其他国家对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商机的竞争。访问中国后,莫迪将于17日访问蒙古,18日和19日访问韩国。他在访问前的声明中强调,韩国是印度“东进政策”的重要支柱,并希望吸引韩国在基础设施、制造业、造船业、能源和国防生产建设方面的更多投资。

这是莫迪的“骑墙”外交。他去韩国是为了释放一个信号:尽管印度需要中国的技术和资本,尤其是在铁路和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但印度也可以选择其他合作伙伴。”印度洋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翠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在韩国之前,日本也是莫迪的外交重点之一。他将日本作为上任后外交之旅的第一站,并允许日本在落后的印度东北部地区以及中印争议地区发展基础设施。(编辑李关允)
标题:莫迪总理首次来华 中印或签百亿美元大单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8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