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4字,读完约4分钟
众所周知,安邦保险始于财产保险,财产保险子公司是整个集团的“旗舰”。
“近年来,它主要进行投资。相比之下,保险业务本身并不是最大的焦点,它正在走‘投资与承保’之路。”一家财产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做出了上述评价。

然而,根据安邦财险近年的财务数据,安邦财险保费收入处于“停滞”状态,一路下滑,去年保费规模仅排在第18位。令人瞩目的是,其综合收入去年超过了CPIC财险和平安财险,位居第二。

主营业务“放缓”
据公开信息,安邦保险集团的前身安邦财险成立于2004年,并于2011年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进行集团重组。
去年集团注资100亿元后,安邦财险实收资本达到190亿元,总资产1846亿元,与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同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5152%。
然而,与快速庞大的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保险承保业务处于“减速”状态,保费规模难以与平安财险和CPIC财险相提并论。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安邦财产保险2014年的原始保费收入为51.35亿元,平安财产保险和CPIC财产保险的原始保费收入分别为1428.57亿元和928.37亿元。从纵向来看,其保费收入水平近年来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纵观前两年的保费数据,安邦财险2011年至2013年的原始保费收入分别为71.49亿元、70.64亿元和65亿元,降幅逐年上升,2014年同比下降21%。

相比之下,近年来,整个财产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的年增长率约为16%~17%。
那么,当保费收入下降时,承销业务的质量如何?安邦财险2014年财务报告显示,约占最大保险公司93%的机动车辆保险承保亏损1.13亿元。承保损失率(承保损失/原始保险费收入)是粗略计算的。这一比例约为2.37%,而PICC P&C保险公司和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去年实现了承保利润。虽然太保财险存在承保损失,但同口径的损失率仍然相同。

综合收益的“黑马”
2014年,安邦财险综合收益达到“神奇”的高水平,保费收入仅排名第18位,是承保损失最大的保险公司。根据几家顶级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数据,安邦财产保险的综合收益一下子超过了平安财产保险和CPIC财产保险,仅次于PICC P&C保险。

根据安邦财险2014年的单项报告,其综合收益总额为154.87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净利润为140.39亿元,其他综合收益为14.47亿元。然而,远远大于安邦财险的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的综合总收入分别为96.18亿元和23.59亿元,远远落后于安邦财险。

“上帝般”的投资业绩创造了这一切。根据安邦财险2014年的单项财务报告,在安邦财险去年248.16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投资收入为182.73亿元,同比增长304%,大大超过保险业务收入51亿元,成为安邦财险最大的利润来源。

通过对平安财险和CPIC财险财务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投资资产余额最大的两个主体是定期存款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后者主要从事债券投资。然而,安邦财险在2014年的单一资产负债表中甚至没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项目,相反,它有一个巨大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

财务报告显示,2014年末安邦财险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730.28亿元,较2013年末大幅增长757%。从财务报告之间的逻辑来看,安邦财产保险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中有一部分是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转移出来的。根据会计准则,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且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被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的累计变动,应当转入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这一高达152.44亿元的差额,也成为安邦财险2014年单笔投资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进一步提振了其盈利表现。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飙升”的直接原因是,安邦保险前段时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充足的资本使安邦财产保险即使保费收入下降,也能大肆“扫荡”。据风闻,截至2014年底,安邦财险在民生银行(报价600016,咨询)、招商银行(报价600036,咨询)和金代尔(报价600383,咨询)持有大量头寸,分别占其流通股的6.12%、13.11%和5.91%,成为上述上市公司的第三或第四大股东。
标题:安邦产险:保费一路下滑 投资收益猛增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79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