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07字,读完约8分钟
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的数据,目前,中国高校和企业的总资产接近4500亿元。在国务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帮助下,一些贴近水的高校上市公司自然会引起市场思考。高校上市公司很多,哪家公司更值得关注?

清华北大顶半边天
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的数据,2004年,在15万家国有企业中,有近5000家高校企业,总资产约为1463亿元。目前,中国高校和企业的总资产接近4500亿元,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占了一半。

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在中国排名前两位,总资产分别为1176.56亿元和971.20亿元。2014年,仅北京大学校办企业的总资产就超过1800亿元,比2013年增长约50%,超过了10年前所有大学企业的总和。

在资本市场的“大学军团”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仍然占据着全国的半壁江山。清华大学旗下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同方(报价600100,咨询)和同方国鑫(报价002049,咨询)。其中,同方国鑫和泰豪科技(报价600590,咨询)为同方控股公司,同方和紫光(报价00938,咨询)为清华大学旗舰上市公司,分别更名为清华同方和清华同方。两家公司的注册地址都在清华大学总部。

北大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方正证券(报价601901,咨询)、北大医药(报价00788,咨询)、方正科技(报价600601,咨询)和中国高科技(报价600730,咨询)。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中国高新以“高新”为名,但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商品房销售。

华中科技大学在上市公司数量上排名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0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的子公司华工科技(报价00988,咨询)上市。2011年,华中数控(报价300161,咨询)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子公司天宇信息(报价300205,咨询)先后在创业板上市。

其他大学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科技大学的科大讯飞(报价002230,咨询)、上海交通大学的新南洋(报价600661,咨询)、李昂交通大学(报价600530,咨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大高辛(报价600701,咨询)、东北大学的东软集团(报价600718,咨询)。中山大学下的金奎大基因(引用002030,咨询)、浙江大学的网信(引用600797,咨询)、中和科技(引用00925,咨询)、同济大学下的同济科技(引用600846,咨询)、复旦大学下的复旦华福(引用600624,咨询)等。

从多个角度探索投资机会
记者从三个角度梳理了高校上市公司的投资前景:一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国内一流大学支持的校企上市公司对优质资产注入和资产重组有着强烈的期望;其次,在大学资产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一些大学可能有更强的做大资产的愿望;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全面展开,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的前景值得更多关注。

2014年11月至12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发文同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备案,标志着这三所大学的综合改革方案已获国家批准,现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安信证券表示,这一全面改革浪潮的开启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校的运行管理机制,高校所控制的企业有望从中受益。高校科研成果的推广和现代管理机制将为公司带来创新活力。

自去年以来,国有企业a股改革的相关目标一直炙手可热,许多股票翻了一番。在这种背景下,三所高校下已经开始全面改革的企业值得关注,尤其是作为风向标的清华系和处于全面改革前沿的上海交通大学系。

清华控股公司主要集中在四大产业: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与技术、技术服务与知识。这些公司依靠清华大学强大的资源背景,他们的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专注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被清华大学列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本质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12年清华控股将其在紫光25%的股份转让给蒂奇后,蒂奇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蒂奇股份属于清华控股的控股企业,前身为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现为清华科技园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单位,控股企业超过200家,管理资产总额超过300亿元。清华科技园孕育了一大批有潜力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蒂奇有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投资公司,建立了孵化器+种子投资的发展模式。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蒂奇有限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未来可能成为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平台,未来创新活力将显著增强。

桑德环境(报价000826,咨询)是中国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系统集成领域的领先企业。其业务涵盖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和医疗危险废物、城市污泥和电子废物处理等固体废物领域,并在特定领域开展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桑德环境被清华控股收购后,成为清华唯一的环保上市平台。

让我们看看上海交通大学的系。交通大学建立了保健食品、房地产和金融股权投资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其中保健食品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健康食品部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优势,成立了一个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生物医学研究所,致力于微生物制剂和中草药制剂的研发,先后开发了十多个李昂品牌系列产品。近年来,研究所在益生菌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研发成果,并积极探索技术成果转化。

新南阳的转型值得特别关注。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公司形成了两个业务板块:教育和服务以及现代制造业。此外,公司正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并通过资产重组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其子公司上海高清不仅是行业标准制造商,还拥有数字电视核心芯片的自主知识产权。此外,2014年,新南洋将收购唯科技100%的股权,全面进军教育行业。

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大学资产分配不均的背景下,一些排名较低的大学可能有更强烈的做大资产的愿望。例如,依托四川大学的四川大学智胜(报价002253,咨询),该公司正在设计一个三维人脸识别系统,有望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

此外,其他上市公司在高校中的新兴产业也值得关注,如东软集团、浙江大学网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数控、复旦华福、盛大华尔特(报价00915,咨询)等。

上市公司涌入象牙塔
在产学研结合的大路上,脱离了大学的上市公司无疑是“在起跑线上赢”。
与此同时,一些没有先天优势的上市公司也采取了行动,无论是投资成立研究中心还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都将触角伸向了校园的高墙,希望通过自身的资本优势孵化具有商业前景的科研项目。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已成为上市公司争夺的“热货”,外骨骼技术、石墨烯、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和工业4.0等尖端技术也已出现。

今年4月1日,马頔股份(报价600565,咨询)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创新研究,共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R&D计划和重大关键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项目。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包括基于外骨骼技术的个人操作平台、人机耦合技术、辅助外骨骼、康复医疗外骨骼、车辆防御系统飞行器(包括无人机)的测控通信、导航、指挥控制技术等。

据了解,所谓的“人机耦合技术”主要用于军事上的“单兵作战系统平台”,主要用于民用上的辅助行走系统,具有广泛的发展范围。就在上周四(5月14日),该机构以9元的价格购买了5665万股马頔股票,该公司的股价上周五上下波动。

此外,京生机电(报价300316,咨询)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行业4.0背景下开展智能设备等领域的合作研究;维维股份有限公司(报价300317,咨询)与清华大学签订研发合同,在清华大学现有纳米碳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石墨烯-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项目的技术开发;伊利能源(报价600277,咨询)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技术、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新能源技术开展科研、技术研发和工程推广;杜佳科技(报价600728,咨询)与中山大学联合成立了视频图像智能技术联合实验室(二期),开展图形图像智能分析前沿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人脸识别、车牌、标志和车型识别、图像大数据处理、预警和跟踪检测等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相关技术的生产化和产业化进程。
标题:A股多家公司“系出名门”三大角度掘金高校创业股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0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