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终于揭晓,这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加速行业洗牌,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利润。

“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智能工厂等智能产品的智能制造过程,以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参与国家组织的智能制造重大项目研究。据估计,要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三年时间来选择重点领域,选择部分地区和行业进行试点和示范探索。

东方证券(报价:600958,咨询)预测,未来五年,智能制造设备行业将会陆续出台分行业、分地区、鼓励国产化的扶持政策,中国的智能制造将真正进入政策的黄金时代。在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国家政策将侧重于两个产业的深度融合,解决当前制造业的许多矛盾,提高制造业的效率、效益和水平。从实现路径来看,第一个十年推进智能制造的重点在于:从单机自动化到智能工厂,提高某一领域的工业效率和竞争力;发展系统集成商(智能工厂的总承包商),创新制造模式,提升制造业;在智能设备制造领域,支持本地品牌并开发关键硬件,如数控系统、传感器和工业机器人。

据业内人士介绍,与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起步晚了几十年。智能制造作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具有巨大的投资机会,不仅是两个产业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也是产业互联网的切入点之一。

因此,中信证券(报价600030,咨询)认为,这一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智能控制设备的发展,即工业自动控制设备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二是智能制造机器,即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和智能成套设备;第三,智能终端产品,即可以集成到智能和网络中的智能产品。

事实上,围绕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器等“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上市公司已率先布局,相关资本运营较为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至少已有15家上市公司投资或收购了机器人企业,其中包括博林特收购远大环境、华昌达收购美国dmw、南车时代电气收购smd、海伦哲收购联硕科技。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战略明显倾向于创新和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例如,沈阳机床(报价00410,咨询)发布了从传统机床制造商向工业服务提供商转型并面向工业4.0的“i5”战略。与远东驱动(报价02406,咨询)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制造2025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据华中数控(报价300161,咨询)介绍,在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公司开发的华中8数控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并在沈飞、航天八院等重点企业取得了成功。

银河证券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加速行业洗牌,龙头企业利润将进一步提高,产能低、能耗高的企业将被淘汰。
标题:上市公司抢滩 “工业4.0”核心产业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2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