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如果你想发财,就先修路。”这句中国俗语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一些大宗商品的投资和消费模式。

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愿景和行动》。该文件明确指出,规划和建设的优先领域是国内和国际主干信道、港口、港口、航空/跨境电力和传输信道、跨境光缆和其他基础设施。

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这意味着,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路线将发生新的变化:过去没有路线连接、贸易往来稀少的地区将变得活跃起来。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受益。

“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国内生产总值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2%和29%。麦肯锡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贡献全球gdp增长的80%。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新思想和数据建设交流之前,有必要改善道路、铁路和能源的硬件建设。

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技术标准差异较大,运输效率很低;大多数主干道在坡度、路况、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空,甚至一些地区缺乏交通路段。航道安全和信息合作是影响海上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

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近日在官方网站上披露,3月27日,中冶集团(报价601618,咨询)、马鞍山钢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铁公司在中冶总部联合签署了哈100万吨/年综合钢厂项目合资备忘录。该合同的签署标志着中哈两国在钢铁建设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今年是“一带一路”实施的第一年,市场参与者认为,这一宏伟的海上之旅将极大地刺激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期间,能源和高铁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钢材需求,而在沿线国家中,钢材净进口国占70%以上,因此中国钢材将是建筑材料的首选。

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在今年3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胡公开表示,已经建立了一个涉及64个国家的数据库,涉及约900个项目,投资8900亿美元。中国目前或今后将与有关国家合作的“一带一路”项目涉及道路、铁路、港口、水电等。,包括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瓜达尔港、卡洛特水电站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企业负责承包。

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一些研究人员预测,一带一路目前的基础设施投资约为每年1万亿美元。如果增长率保持稳定,一带一路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在每年1-1.5万亿美元左右,7年内总投资规模将在8-10万亿美元左右。这将极大地推动中国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过剩行业的发展。

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一带一路”无疑将对国内钢铁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这一战略投资计划能否在经济增长缓慢、房地产形势悲观的情况下提振钢铁行业,还有待观察。

标题:产能过剩迎缓解契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