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5字,读完约4分钟
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并计划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合资公司作为平台运营机构。

根据协议,合资公司将命名为“中欧国际交流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CICC证券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将分别持有新公司40%、20%和40%的股权。合资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开发和交易离岸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和衍生品。新公司将在法兰克福成立,并计划在第四季度投入运营。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设立合资公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CICC支持“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意义重大。本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双方筹备小组将按计划推进合资公司的开业,力争如期投产。

对于合资公司的未来发展,中德交流的决策层充满信心。上海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桂敏杰表示:“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三家公司在法兰克福建立离岸人民币证券交易平台,将有助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也是中德交流互利合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我相信这三家公司之间的合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合资公司一定会成功实现三方所期望的目标。”

CICC董事长张申锋表示:“由上海证券交易所、CICC证券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共同出资,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资产交易平台,是国内资本市场和国内交易所的一个里程碑。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积累经验,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出贡献。”

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候任首席执行官贾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合资企业不仅是三大交易所长期真诚合作的结果,也是通过资本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德意志交易所集团非常乐意参与。”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更好地“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一直是上交所和CICC的话题。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席、德意志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在北京讨论两家公司合作时,提出了在欧洲建立离岸人民币证券交易平台、推进欧洲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的构想。经过近两年的讨论和沟通,形成了各方认可的合作模式和业务计划,得到了两国监管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和认可。今年3月19日,首届中德高层金融对话发表了联合声明,其中第17条明确表示:“双方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的合作,并计划在法兰克福建立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此后,三家公司成立了筹备小组,对建立欧洲离岸人民币证券交易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低至a02版本)

(续a01版)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不仅是积极落实对话的丰硕成果,也是资本市场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人民币跨境使用越来越普遍,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主要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需要通过贸易和投资出口大量人民币,为这些境外人民币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产品和场所。因此,从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角度来看,离岸人民币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非常重要。

通过与德国证交所合作,搭建欧洲离岸人民币证券产品交易平台,可以充分发挥中德交易所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开发多元化的人民币证券产品,填补欧洲时区人民币证券市场的空空白,为海外人民币基金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标题:中欧国际交易所计划四季度投入运作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8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