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02字,读完约6分钟

截至4月9日,创业板指数飙升至2496.49点,累计上涨近150%。众所周知,创业板的初衷是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资本市场。其定位是专注于推动新模式和新技术公司的发展。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然而,ipo发行节奏和估值受到监管机构的控制,新股需求长期供不应求。然而,它的“创造财富”运动似乎比公司的增长更有吸引力。无论是风险投资股东、私募股权投资者还是分散在二级市场的牛,他们都在这波创业板盛宴中赚了不少钱。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Pe/vc回报率惊人

根据中国投资集团的统计,在过去的五年中,创业板在市场规模、公司数量和市场价值方面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14年10月23日,创业板市场已从首批28家企业迅速发展到397家,总市值达2.2万亿元。与2009年第一批上市的28家公司市值相比,五年间市值增长了1400%以上。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过去五年,风险投资/私募机构通过39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撤回519宗首次公开发行(IPO),总账面撤回回报为674.7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8.67倍,投资业绩良好。从年度来看,创业板市场估值逐渐趋于合理,机构ipo退出的账面回报从2010年最高的13.4倍下降到2014年的4.06倍。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中国南方的一位资深投资银行家告诉《中国商业新闻》,统计数据显示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回报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一方面,许多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2010年至2011年上市。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持股价格相对较高;对于2011年之前上市的项目,pe/vc股票的价格大多不高。然而,事实上,在pe/vc股票之后,回报率数字将高于上述数字,主要是因为创业板市场在过去两年非常热,当股票实际出售时,回报率远远高于上市发行价格。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中国投资集团表示,过去五年中,成功撤出大部分项目的深圳创业投资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了19个投资项目,累计账面回报率为29.27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12.33倍。然而,陈达风险投资已成功退出14个投资项目,累计账面回报为14.52亿元,平均账面回报为5.81倍。此外,招商局、金石投资和同创叶巍也分别有11个、9个和8个项目在创业板上市。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根据单个案例项目,2010年8月7日上市的汪顺科技(报价300113,咨询)(300113.sz)为沃美投资带来了1.89亿元的账面退市回报,账面回报率高达217.28倍,成为创业板市场风险投资机构ipo退市最赚钱的案例。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具体数据显示,在创业板的397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融资规模超过20亿元,其中2010年上市的碧水园(报价300070,咨询)(3000070.sz)排名第一,融资规模为25.5亿元。国家技术(报价300077,咨询)(300077.sz)和华生生物(报价300142,咨询)(300142.sz)以23.8亿元排名第二。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市盈率100倍还能创造财富吗?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统计,截至4月9日,创业板的市盈率已达94.23倍,总市值达到4.001万亿元。

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平均市盈率接近100倍的创业板将何去何从?无论是创业者、pe/vc还是“牛三”,未来他们将如何与创业板共舞?

2014年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和上市管理办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零二点研究中心认为,减少创业板准入,甚至允许无利可图的互联网等企业登陆,将极大地支持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吸引优质、优秀、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在中国上市,避免资源外流,同时方便企业上市融资,激发投资热情。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一家知名股权投资公司的高管向《中国商报》表示,对于企业家来说,不仅创业板的ipo加速,新三板的迅速崛起也是他们寻求融资的重要途径。据估计,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未来一定会是企业家的一场更大的盛宴。对于pe/vc来说,由于退出渠道越来越多,获得回报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将来在创业板上市的项目比例也会逐渐增加。pe/vc在新三板退出并不困难。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然而,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市盈率现在接近100倍,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牛散”吗?

一位券商策略师表示,如果创业板的ipo估值未来将走向市场化定价,这意味着投资者无法像现在这样低价认购创业板股票,因此回报将低于现在;如果发行节奏和估值都是市场化的,就不知道创业板的估值是否会大幅回调;据估计,是否会有更多的牛被分散,更多的取决于投资者是否能够抓住真正的高增长公司并长期持有它们。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方正证券(Quote 601901,Consulting)表示,梳理2010年以来创业板市场七次回调的幅度和原因,研究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的主要原因,发现成长型股票泡沫破裂的真正原因往往来自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或经济走势的快速下行。然而,监管导致的市场回调相对有限。在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的背景下,流动性宽松将继续有利于成长型股票,短期波动不是趋势的终点。

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杰也表示,美国的经验表明,“泡沫”的最终破裂是累积效应的结果,而不是单一事件的影响;“泡沫”之所以是“泡沫”的原因在于它对负面信号的顽强抵抗,这种抵抗不断摧毁投资者的传统投资理念,并且在最终的“泡沫”破裂时也导致任何人都无法幸免。目前,国内创业板市场仍处于积极信息“正反馈”阶段。当未来出现通胀、房价上涨、货币政策收紧和企业利润低于预期的迹象时,如果创业板仍在强劲上涨,那就该是真正谈论“泡沫”的时候了。

标题:百倍估值下何去何从?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