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1字,读完约6分钟
《时代周刊》上海记者柯志华
近年来,中国平安(601318,股票吧),其互联网金融一直在增长,逐渐对中国的房地产业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但其房地产业却大幅增长。
4月初,碧桂园宣布将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引入平安人寿保险(平安的一家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其中,中国平安人寿同意以每股2.816港元的认购价格认购22.36亿股公司新股份,锁定期为一年,涉及金额为62.97亿港元,成为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

10多天前,平安刚刚发布了2014年年报,净利润392.79亿元,同比增长39.5%。一些券商发布报告,称赞他们的互联网金融和综合金融,瑞银称其为中国金融互联网的新兴领导者。

业内普遍认为,上述合作符合平安近年来的企业战略,创造了多种金融生活应用场景。
“未来,碧桂园将在社区金融领域开展合作,为社区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中国平安表示将成为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
据碧桂园介绍,两家公司可以联合开发集团现有的200多个项目,以及参与这些项目的35万多个业主的社区资源,从而加强社区产业链,开发覆盖人们整个生命周期的综合业务平台。

然而,在许多研究机构看来,碧桂园与中国平安的合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美银美林报告称,从战略上讲,碧桂园引入平安作为大股东是一个积极的消息,但短期内好处可能不大。申银万国还认为,碧桂园已经引入平安人寿作为第二大股东,短期内协同效应难以显现。

浮动利润超过10亿英镑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保险公司进入房地产企业的先例并不多。2014年,随着安邦和人寿不断安抚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进入房地产公司开始吸引外界的关注。

据wind统计,截至去年底,在133家a股房地产企业中,保险资金进入前十名的21家上市房地产企业占15.8%。其中,PICC投资了5家房企,安邦保险投资了4家,中国人寿(601628,股吧)投资了3家,中国人寿投资了2家。

安邦、人寿和其他保险公司直接在二级市场“野蛮地”购买股票,并影响最大股东的控股权,与此不同,平安在中国的持股是“温和的”。
数据显示,随着IPO的完成,碧桂园原有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杨代表家族持有股份121.07亿股,持股比例由59.48%降至53.60%,仍为最大股东;中国平安人寿持有22.36亿股,占9.90%,成为第二大股东。

双方股权认购协议于4月1日签署,认购价格为每股2.816港元,相对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折让10.03%,相对于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折让7.79%,相对于前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折让6.16%。

截至4月9日,碧桂园在香港市场的报价为3.46港元。平安的账面浮动利润超过20%。
事实上,在投资碧桂园之前,平安已经投资了很多房地产。2010年9月,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暂行办法》。当我听说保险基金开始投资房地产时,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曾经说过:“我们已经等了5年了。目前,我们已经为房地产投资做好了准备。平安信托和投资部门拥有优秀的项目和团队,一直在为第三方投资这一领域。”

据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平安地产投资300多亿元人民币扩大土地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低迷之后,中国保险业在2014年开始好转。平安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628.8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净利润392.8亿元,同比增长39.5%;净资产2895.64亿元,比年初增长58.5%。净投资回报率为5.3%,比2013年高0.2%。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已成为保险业越来越重要的方向,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上升。”有保险行业人士表示,房地产投资收益相对稳定,可以实现长期回报。

双方的算盘
然而,对于中国平安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善其互联网战略的布局。
持股后,中国平安表示,入股碧桂园将增强其在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力,促进市场与行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战略互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它将为平安进入社区服务提供一个切入点。

据媒体报道,平安将优先或争取第一个通过众筹平台出售碧桂园的住宅。平安将连接碧桂园超过35万业主的200多个项目和社区资源,并向碧桂园社区开放金融商店。在碧桂园社区服务应用中,平安还将嵌入支付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和其他收费服务的功能。这些合作将进一步激活和巩固安全的金融交易领域。

事实上,在金融互联网的浪潮下,金融公司已经推出了金融互联网。即便是现在,就连工行和建行等传统国有银行也在建设自己的购物中心,创造自己的金融交易场景。

此前,平安在年报中强调,互联网金融业务已初步形成“一门、两个重点、四个市场”的战略体系。四个市场是资产交易市场、整体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具体来说,对应的公司包括鲁法克斯、万力通、平安支付、平安方浩、平安车浩、平安金融科技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公司。

美银美林认为,从战略角度来看,碧桂园引入平安作为大股东是积极的消息。虽然短期效益可能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平安可以帮助碧桂园获得更便宜的资金,两者可以在项目层面直接合作。平安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也有房地产项目,因此它可以通过其广泛的销售网络交叉销售碧桂园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4月8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截至2015年3月31日,集团实现合同销售总额约177.3亿元,同比下降44.32%;合同销售面积约2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03%。
标题:瞄准长期回报 平安鲸吞碧桂园股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1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