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9字,读完约7分钟
阅读总理座谈会:稳定增长,确保就业,增加福利
专家学者在会上透露,就业、居民收入、消费减少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等健康的gdp指标是总理关注的焦点
越王
在当前经济平稳增长的趋势下,李克强总理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是什么?从他14日主持的经济形势研讨会上,我们可以读到一些信号。
一位与会者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虽然一些传统经济指标不是很好,但我觉得总理更关心的数据是充分就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能源消费下降,这些都是gdp健康的标志。

4月15日,备受关注的第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正式发布。中国央行昨日首次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6%,低于预期。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政府将如何部署政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李克强表示,有必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弹性和回旋余地。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一定的实力,灵活执行政策,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工具。

他用九个字总结了当前需要保持的经济基本面:稳定增长、就业和福利。
据新华社报道,专家学者包括李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胡鞍钢(清华大学教授)、文海(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刘尚希(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涛(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吴晓波(财经记者),以及中兴通讯、海尔、机器人和网易的负责人。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这四家企业的参与者分别是中兴通讯(000063)董事长侯为贵、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宋新机器人总裁曲道魁、网易董事局主席丁磊。据梳理,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后,共召开了7次企业家座谈会,4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公开报道。

首相用自行车来比较中国的经济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向前发展,增速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李克强昨天在座谈会上说。
他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能源消费强度下降。”他还提到,新旧产业转型和发展动能正处于演替的关键时期,积极因素和新兴力量不断积累,行业和地区趋势趋异,较早开始结构调整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趋势正在改善。

上述与会者告诉本报,在新常态和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总理关心的数据不仅限于传统的经济参数。“我觉得有几个数据是首相更关心的。第一个是充分就业。目前登记的失业率在5%以内;二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三是环境改善,一季度能耗下降明显。”他说,这些数据显然是gdp健康的标志。

面对目前的下行压力,总理提出既要分析客观因素,又要找到主观原因,这样才能对长远的改善充满信心,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首相打了个比喻。中国经济就像骑自行车。有必要看远一点,我们面前的问题必须看得清楚,也就是看得远一点。”上述与会者表示,总理的信任也伴随着紧迫感。总理以农业环境为例,强调中国经济要警惕绿色和黄色,并在衔接期做好工作。"词的趋同期非常生动."

2013年,李克强还用“循环”来比较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定’并不意味着不动。”如果你不动,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会摔倒,所以我们必须努力保持稳定。”

在昨天的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了“稳定增长、确保就业、提高效率”的基本原则。一些制度性消息来源分析了该报,称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水平曾被李克强列为经济区间理论的“下限”标准,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增加福利对经济增长和转型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一“九字方针”有望成为政府管理的主要方向。

另一位与会者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总理认为经济形势总体稳定,虽然结构性矛盾突出,但可以通过努力和优化加以改善。
参与者给出了哪些稳定增长的建议
一些与会专家昨日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他们在会上做报告时认为,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因素是房地产,房地产拖累了其他行业和矿业。
“总理询问了对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gdp的具体估计,并非常关注实际利率上升的幅度以及最近降息和RRR降息后的变化。”专家说。
在谈到政府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楼市新政策时,专家表示,这不是为了救市,而是为了让政策从过去的调控中回归正常。
这位专家认为,房地产行业目前在许多城市供过于求,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调整。从长远来看,该行业将出现一个拐点,这使得它很难在过去十年里作为主要引擎推动经济增长。然而,房地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在具体的稳增长措施方面,上述专家表示,他们可以在短期内继续放松房地产政策,使其回归正常;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投资;加大金融和政策性银行支持力度,扩大公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

有市场观点认为,稳定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结构调整的速度,甚至有观点认为,稳定增长是产能过剩的重要驱动力。王涛表示,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高杠杆、通缩压力下的金融和宏观风险防控,短期内稳定增长是必要的,只有稳定经济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

此外,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政府目前稳定增长的努力实际上是在考虑未来的结构调整方向,投资方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其他对当前和长远都有利的领域。从这个角度看,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在许多情况下是统一的。

权力下放的深化也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一些学者在会上说,简化行政和分散权力的工作是令人满意的。王涛建议,政府应进一步简化管理和分权,减少准入,并为市场创造宽松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降低服务业税收和利率等措施,保持充足的流动性。

谈到信息基础设施,首相插话说了很多
李克强在会上表示,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如打造“大众创业与创新”双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能力合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可以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

一些与会者告诉我们的记者,总理谈到刺激国内需求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中兴通讯的侯为贵和网易的丁磊都表示,cmnet正在蓬勃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丁磊还提到关税很高,总理此时有很多感叹词。”他说。

中国经济的长期驱动力在哪里?恐怕改革已经成为不争的共识。无论是短期增长还是长期转型,改革和创新都成为最大的推动力。
“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力量(310328,基金栏),坚持以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帮助突破障碍,实现中国经济的稳定和长远。”李克强在会上说。

王涛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包括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取决于加快改革。她特别提到,当前的经济低迷使控制金融风险成为最大的挑战。对此,她在昨天的会议上提出了一些控制风险的政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包括养老和医疗、分权和分权、价格改革、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公共产品投资、服务业准入、重组过剩产能、发展债券市场和加快股权改革都是改革的重点。”王涛表示,这些改革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标题:读懂总理座谈会: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2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