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5字,读完约3分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粮食稳产高产的保证。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工作。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资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要求。为此,国务院每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冬春两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级政府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逐年增加。然而,根据对河南省某县的调查,该县农田水利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明显不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据调查,全县有12条河流和溪流,年平均径流量1.25亿立方米,但目前没有水库,其他天然或人工截水工程很少,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仅为32%,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二)主体责任不清,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缓慢。由于各地农田水利设施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要么由政府投资,要么由村集体牵头,规划性强,市场经济少,缺乏利益驱动。这些水利设施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投资相对较小,水利设施建设缓慢。

(三)回报率低,社会资本投资不足。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维护成本高、风险高、建成后回报率低,对社会资本没有吸引力,导致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设施的比例较低。

(4)财政支持明显过少。由于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主体不清,难以提供有效的产权担保。另外,这些水利设施建成后,回报率低,还款来源难以保证。因此,金融机构通常不愿意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放贷款,导致信贷资金支持不足。据调查,目前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余额仅为300万元,只有一家县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发放过此类贷款。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筹集资金,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继续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同时加大专项财政投入,拓宽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二)加大对地表水项目的拦截力度,提高地表水利用效率。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规划建设大量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水库、大坝、水闸等地表水截流工程。,搞好水资源的丰枯调节,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

(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有必要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这些项目完成后,将进行承包经营,明确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作用。

(4)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服务,不断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主体,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保障。同时,金融机构要继续深化金融创新,探索农田水利设施抵押贷款等新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信贷资金,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
标题:加大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力度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5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