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3字,读完约6分钟

刘鹏飞

2015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促进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移动金融是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农村地区是我国金融服务的薄弱地区,发展移动金融在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中国移动金融发展现状

近年来,“宝月”、“滴滴打车”、“微信红包”、“支付宝钱包”等与移动金融相关的新名词不断涌现。很多人习惯了每天打开应用查看理财产品的收入,用出租车软件支付出租车费,用微信平台充值手机账单。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4年,全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速,累计完成移动支付业务45.24亿笔,总额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25%和134.30%。支付清算协会的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金融用户频率较上年大幅上升,71.3%的用户每周使用移动支付超过一次,同比上升36.4个百分点;用户选择最多的移动支付方式是短信支付、应用支付和手机网页支付。最常用的支付工具和账户是信用卡、借记卡和支付账户。最常用的应用场景是购买日用品、商务旅行、票务和公用事业支付。需要持续改进的最重要因素是安全性和便利性。由此可见,虽然移动金融发展时间不长,但它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发展农村移动金融

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中国来看,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原因,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亟待提高。根据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中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县级以下的农村地区约有1.26家银行拥有1万人,银行、pos机、自动取款机和银行卡的人均从业人数不到城市的1/3。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将金融服务扩展到农村地区,如在农村地区安装专用pos机和自动取款机,为银行卡持卡人提供取款和支付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大多局限于小额存取款业务,日常支付、异地转账汇款、财务管理等需求仍然难以满足。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口是使用移动银行和其他移动金融的主要群体。因此,发展移动金融是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发展农村移动金融

现实基础和主要困难

中国农村发展移动金融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一定的客户基础。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网民、手机用户和银行卡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底,农村地区人均卡数超过1张;网民中农村人口比例达到8.6%;83%的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第二,它有强大的发展动力。随着移动金融的发展,一些金融服务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延伸到农村地区,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地区网点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与增设营业网点相比,固定投资少,还可以减轻柜台业务压力,减少现金使用量和运钞频率,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因此,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相关机构都有发展移动金融的动机。第三,它有更好的系统支持。201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了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该平台不断完善和完善,为发展农村移动支付业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体系。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发展农村移动金融主要有三大困难:一是农村配套设施不完善。移动通信信号在一些农村地区不稳定,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移动信号盲点。许多偏远山区没有固定电话和有线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银行卡的拥有率和使用率较低。其次,农村居民对移动金融知之甚少。农村地区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对移动金融了解较少。移动金融服务需要使用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才能通过移动网络。同时,他们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网络流量和交易成本。农村居民对所需成本知之甚少,并担心成本会更高。第三,农村居民担心移动金融的安全性。大多数农村居民习惯于在金融机构柜台办理金融业务。由于缺乏金融知识,他们对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网上交易感到不安,并对其安全性产生怀疑。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加速农村地区

发展移动金融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快农村移动金融配套设施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关扶持政策,合理分担建设成本,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强农村电信基站建设,加密电信基站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移动网络环境,实现信号和手机随时随地快速支付结算,彻底改变农村支付结算受时间和////限制的格局。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第二,加强移动金融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支持企业在移动信贷、信用服务、实名认证、网上支付和手机银行等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根据农村居民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R&D推广符合农村居民特点的银行卡产品,不断丰富银行卡的功能,使银行卡成为农村居民生活的“便利车道”。推广使用带安全芯片的移动智能终端,支持硬件数字证书,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规定的算法,确保移动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第三,降低农村移动金融的交易成本。移动金融相关企业应本着方便农民、惠及农民的原则,为农村用户提供优惠服务,让农民真正想用就用。例如,电信运营商可以为农村用户提供廉价的互联网“流量套餐”服务,降低移动交易的流量成本;金融机构和支付公司可以为农村用户提供比城市用户更优惠的交易费率,提高农民使用移动终端办理金融业务的积极性。

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第四,加强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创新移动金融宣传方式,以农民喜欢的方式加强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培养农民的互联网、移动金融和支付安全意识;要在农村和农民中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移动金融服务,大力推广银行卡等电子支付工具,让农民能够轻松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金融业务,真正感受到移动金融的便利。

标题:加快发展农村移动金融的思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9954.html